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泰证券-华达科技-603358-汽车冲压件领域龙头,布局新能源业务打开成长空间-211028

上传日期:2021-10-28 23:57:35 / 研报作者:冯胜张豪杰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中泰证券-华达科技-603358-汽车冲压件领域龙头,布局新能源业务打开成长空间-211028.pdf
大小:213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泰证券-华达科技-603358-汽车冲压件领域龙头,布局新能源业务打开成长空间-211028

中泰证券-华达科技-603358-汽车冲压件领域龙头,布局新能源业务打开成长空间-211028
文本预览:

《中泰证券-华达科技-603358-汽车冲压件领域龙头,布局新能源业务打开成长空间-211028(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华达科技-603358-汽车冲压件领域龙头,布局新能源业务打开成长空间-211028(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深耕汽车金属零部件制造,打造国内汽车冲压件领域龙头。

①公司已发展成为我国汽车冲压件龙头。

公司长期深耕于汽车金属零部件制造领域,产品覆盖乘用车车身冲压件、管类件等多个传统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同时通过收购江苏恒义和深圳云图切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汽车电子业务领域。

公司实施“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并实现与各主机厂“近距离”生产配套服务;公司同步开发能力突出,客户资源优势明显。

②公司经营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92亿元,同比增长45.70%;实现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116.91%。

伴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张及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可期。

近年来,公司净利率水平持续提升,期间费用率不断优化;公司现金流情况不断改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相对稳定。

汽车零部件市场稳健发展,头部企业优势突出。

①汽车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乘用车产量为1453.7万辆,同比增长11.2%。

目前汽车行业受芯片短缺影响,月度产销量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但汽车行业景气度依然维持高位。

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16.6/215.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84.5%/185.3%。

新能源汽车迎来爆发式增长。

②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持续提升,细分领域众多。

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从2016年3.46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57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2%;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9万亿元。

汽车零部件市场细分领域众多,冲压件、管类件等传统燃油车零部件保持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增速迅猛。

③汽车冲压件市场竞争格局优化,头部企业优势明显。

汽车冲压件市场较为分散,头部企业规模优势明显,市场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以华达科技、联明股份、常青股份等为代表的国内大型民营冲压件生产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自主模具设计制造能力和成本竞争力,竞争优势突出。

新能源电池托盘领域处于起步阶段,以华达科技为代表的国内零部件企业大力布局,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立足传统冲压件业务,开拓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版图。

①掌握核心工艺技术,同步开发能力优势突出。

公司积累了一批在乘用车冲压及焊接总成件行业的核心工艺技术,拥有一支开发经验丰富的研发设计团队,在发动机整车隔热件、乘用车支架、乘用车纵横梁、乘用车立柱等多个系列产品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和设计能力。

同时,公司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效率不断增强,为公司的长期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②客户资源优质,产业配套逐步完善。

公司现为国内知名汽车整车商、发动机厂的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客户结构优质(主要为日系和德系车企),核心客户为本田汽车、丰田汽车、上汽集团、一汽大众、特斯拉等知名企业公司,均为综合实力强劲的业内领先企业。

公司实施“总部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分部基地建设,实现与各主机厂“近距离”生产配套服务,完善产业布局。

③收购江苏恒义,新能源业务有望迎来爆发。

2018年公司收购江苏恒义,快速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新增了电池托盘总成、电机壳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其中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总成。

公司绑定上汽自主、宁德时代、小鹏等知名车企,与新申铝业合资生产铝型材,打造产业链一体化,有望成为电池托盘龙头。

公司分别在江苏溧阳、福建宁德、广东广州、四川成都布局产线,生产线布局完成将进一步提升子公司产能,满足公司未来开发“替代产品”和市场拓展的需要。

公司新能源业务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是我国汽车冲压件领域龙头,实施“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并实现与各主机厂“近距离”生产配套服务;公司同步开发能力突出,客户资源优势明显。

2018年,公司收购江苏恒义,大力进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

伴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张及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可期。

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1、4.92、6.39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28、17.36、13.36倍。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业务集中于主要客户的风险,新能源汽车政策调整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