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银国际-宏观策略评论:财政货币博弈下的货币政策取向-200609

上传日期:2020-06-09 16:49:12 / 研报作者:徐高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中银国际-宏观策略评论:财政货币博弈下的货币政策取向-200609.pdf
大小:56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银国际-宏观策略评论:财政货币博弈下的货币政策取向-200609

中银国际-宏观策略评论:财政货币博弈下的货币政策取向-200609
文本预览:

《中银国际-宏观策略评论:财政货币博弈下的货币政策取向-200609(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宏观策略评论:财政货币博弈下的货币政策取向-200609(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依照主导权是在财政还是货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方式分为“财政主导”和“中银国际货币主导”两种模式。

在“财政主导”模式下,货币政策从属于宏观策略评论财政政策,是补财政收入窟窿的“钱袋子”。

而在“货币主导”模式下,货币政策独立于财政政策,可以财政货币博弈下的货币政策取向相对自由地调节货币增长。

1995年之前我国处在“财政主导”模式下,“财政赤字货币化”时有发生,货币增长和通胀因而时常中银国际失控。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宏观策略评论人民银行法》确立了我国“货币主导”的财政货币协同模式。

“财政赤字货币化”不等于“财政主导”――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主导权如果在财政财政货币博弈下的货币政策取向手中,它就是财政政策;主导权如果在央行手中,它就是货币政策。

后危机时代需求不足的宏观环境下,央行越发需要借助财政中银国际政策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

宏观策略评论在理论上,也有不少经济学家从货币政策操作思路中提出了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设想。

因财政货币博弈下的货币政策取向此,用反对“财政主导”来反对“财政赤字货币化”是难以立论的。

财政部官员设中银国际想的是“财政主导”下的“财政赤字货币化”,而非“货币主导”下的“财政赤字货币化”。

面对来自财政的压力,人民银行守住“货币主宏观策略评论导”底线的立场是清楚的。

在政策博弈中,疏通货币政策财政货币博弈下的货币政策取向传导路径是央行的首要任务。

“适度宽中银国际松的基础货币”和“宽信用”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两个手段。

此外,显性“财政赤字货币化”不太可能会有,但隐宏观策略评论性“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政策约束可能会被放松。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