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首席观点:房地产风险,宏观测度及传导机制-211028

《招商银行-首席观点:房地产风险,宏观测度及传导机制-211028(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银行-首席观点:房地产风险,宏观测度及传导机制-211028(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引言:房企信用风险陡然上升严厉调控之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销售金额和投资增速自今年2月开始持续下行(图1)。 限制高杠杆房企融资增长的“三道红线”1,叠加约束银行风险偏好的贷款集中度“两条红线”2,使得部分头部高杠杆房企的融资压力快速积累,信用风险陡然上升。 金融市场是观察当前房地产风险的一个窗口,特别是离岸中资美元债市场。 民企是离岸地产债的发行主力,占存量债务的六至七成。 6月以来,若干民营房企信用风险持续发酵,美元债价格剧烈波动(图2),违约事件开始出现,离岸市场的融资功能丧失殆尽。 明年是离岸美元地产债的偿债高峰,到期规模约3,500亿美元,部分高杠杆民营房企存在偿付风险。 离岸地产债市场的大幅波动已传导至在岸金融市场。 9月以来,国内低评级(AA-)地产债收益率上升约40bp,港股和A股房地产板块分别下跌三成和两成,对市场指数构成明显压制。 近来,高层官员和监管部门公开表态安抚市场情绪、释放政策暖意。 但是,我国房地产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发展逻辑面临重构。 转型孕育着新生,也伴随着阵痛和风险。 本文基于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对房地产风险敞口的宏观量级进行估算,同时分析风险传导的主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