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国防军工行业舰船综合电推及电磁能装备:大国重器蓄势待发-200623

《东方证券-国防军工行业舰船综合电推及电磁能装备:大国重器蓄势待发-200623(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国防军工行业舰船综合电推及电磁能装备:大国重器蓄势待发-200623(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综合电力系统是舰船动力及能源系统的发展主东方证券要趋势。 舰船综合电力系统(IPES)将相互独立的机械推进与电力系统,以电能的国防军工行业舰船综合电推及电磁能装备形式合二为一,通过电力网络为船舶推进、通信导航、特种作业和日用设备等供电,实现全船能源的综合利用。 开展综合电力系统技术的研究,对舰船的总体设计、动力系统的优化、隐蔽性的提高、作大国重器蓄势待发战方式的选择以及高能武器上舰都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和经济价值。 航母电磁弹射、潜艇泵喷推进、高能武器装备的应用都依赖于综合电力系统,船舶综合电力系统首先应用于东方证券军事领域,并逐步在民船中推广。 综合电力国防军工行业舰船综合电推及电磁能装备系统及电磁能技术是中国与美国并驾齐驱的重大技术领域。 虽然美国最早在其主战舰艇上完成综电系统及相关技术的实用化,但由于大国重器蓄势待发设计时间均在20世纪80~90年代,因此其电制均采用研制难度不大的交流低频电制,无法满足现代高能武器和设备的装配应用。 因此美军在《海军电力与能源系统技术路线图》规划中,提出由低频交流电制逐东方证券渐向中压直流电制过渡的发展路线。 我国的舰船综电技术起步虽然晚于美国,但在2003年首先提出中压直流综合电力技术路线,国防军工行业舰船综合电推及电磁能装备并在马伟明院士的带领下用10年时间成功解决一世界公认的重大核心技术难题,使我国全电化舰船技术一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根据媒体报道,马伟明团队的一系列创新成果近年来进入“井喷期”,包括全电推进、电磁弹射、大国重器蓄势待发AIP供电、泵喷推进器、大功率风电电机等,且部分产品已实用化。 综合电力系统及电磁能技术成果转化东方证券加速产业化进程,市场空间巨大。 国内军用市场方面,按照2030年以前我国建设4个航母作战群,对标“尼米兹”级航母作战群造价,以及DDG1000综合电力系统价值量占比,预计我国舰船综合电力系统平均每年产生64亿元市场需国防军工行业舰船综合电推及电磁能装备求,航母电磁弹射每年产生18亿元市场需求。 全球市场方面,根据中国动力2019年报预测,全球船用电力推进系统市场规模将由2013年的26亿美元增加大国重器蓄势待发至2024年73亿美元,且民用市场占比会逐步增加。 国内生产的电力推进船舶在发展初期(2008-2011年)东方证券国产化率不到15%,随着我国相关领域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2018年国产化率达到了60%,预计未来几年国产化率还会持续增长,并进入国际市场。 投国防军工行业舰船综合电推及电磁能装备资建议与投资标的从竞争格局来看,由于电力推进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国内的电推制造企业主要有中国动力和湘电股份。 马伟明院士曾担任湘电股份独立董事,湘电股份2016年定增募集资金建设“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系列化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后续还将引进湖南省军民融合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由湖南省政府与大国重器蓄势待发海军工程大学共同组建),旗下湘电动力子公司专业从事综电系统和电机业务,致力于打造成为我国综合电力系统和电磁弹射系统的主要产业化基地。 *ST湘电(600416,未评级)有望成为舰船综合电力系统和电磁弹射系统产业化东方证券的核心受益标的。 风险提示舰船国防军工行业舰船综合电推及电磁能装备全电化进程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