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稳增长倾向进一步确认,稳妥推进中长期结构调整-211213

《中诚信国际-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稳增长倾向进一步确认,稳妥推进中长期结构调整-21121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稳增长倾向进一步确认,稳妥推进中长期结构调整-211213(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了2022年经济工作重点。 面对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政策稳增长倾向,与此同时,本次会议立足我国国情,在继续坚持双循环、双碳、房地产调控等结构性调整政策的同时,对部分领域结构性政策进行了纠偏,防止中长期结构调整对短期经济增长带来过大压力。 宏观调控政策侧重稳增长,更加注重政策协调联动。 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此背景下去年会议中提出政策操作“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强调财政政策“保持适度支出强度”、货币政策“精准、合理”。 与去年经济工作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则有较大不同:会议提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而在此背景下,宏观政策表述与去年相比则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强调要“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在具体的政策执行和节奏上,考虑到明年一季度稳增长的压力较大,预计明年财政政策发力更多表现为节奏前置,这也与我们此前在宏观经济三季报中的预判相一致。 货币政策除保留12月6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外,还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将小微企业列于首位,体现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将成为明年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工作重点。 本次会议还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这或意味着在财政政策偏积极的定调下,为与其协调配合,货币政策边际宽松可以期待。 将继续坚持双循环发展格局,政策将在提振内需上继续发力。 2020年5月政治局会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后,供需之间动态平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扩大内需方面,本次会议与去年的表述稍有不同,从“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调整为“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这或许表明在当前国内需求动力不足、明年外需存在边际回落的预期下,出口以及制造业投资均面临下行压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从而政策提振内需增长带动经济平稳运行的需求有所增加。 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稳定和扩大消费方面要“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预计挖掘下沉市场或仍是明年政策提振内需的重要方向。 对外开放程度有望继续扩大。 在对外开放方面,本次会议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意味着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将更加注重公平公正以及透明度,继续优化营商环境。 此外会议提及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这或也部分表明了在明年预期外需或难以维持高速增长并出现边际放缓的情况下,将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为抓手来对明年外需放缓形成一定支撑。 进一步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理解。 会议提到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在此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的关键首要是“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这也从侧面表明经济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具有必要性,第二步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则是在对原有的一次分配、二次分配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次分配的新目标和新要求。 会议强调,“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以及“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更加清晰的抓手和着力点。 “房住不炒”基调不变,强调满足合理住房需求。 虽然近期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有所微调,但更多的是对前期不合理的调控政策进行纠偏。 本次会议对房地产的定位延续此前“房住不炒”基调,显示出我国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目标不改。 今年会议强调“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这或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今年短期内过于严格的调控政策对刚需造成损害而进行纠偏,而“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则意味着明年政策将对合理刚性需求住房进行呵护。 整体上,预计明年的房地产整体调控趋严的趋势不变并继续掣肘房地产投资增速,但出于对居民刚需住房以及保障性房产顺利交房的考量或将出现边际缓和。 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运动式减碳进行纠偏。 今年下半年以来,多地出现拉闸限电现象,且煤炭等上游能源价格高涨,工业生产尤其是下游中小企业工业生产遭受较大冲击从而侵蚀企业利润空间。 本此会议提出对于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以及“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我们认为意在对前期出现的不合理的运动式减碳进行政策纠偏。 对于明年的能源供给以及减碳目标考核,会议指出“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以及“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随着保供稳价继续发挥作用,预计明年上游原材料对于中下游企业的成本推升压力或出现边际缓解,相较于今年,明年通胀水平或表现相对温和,且不会对货币政策的宽松幅度产生较大制约。 此外,11月8号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充分地认识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循环经济等理念,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预计明年随着碳减排工作的持续推进,或有更多的定向支持政策出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