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泰证券-嘉元科技-688388-深耕锂电铜箔,因势利导-200706

上传日期:2020-07-06 17:04:25 / 研报作者:李斌邱乐园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华泰证券-嘉元科技-688388-深耕锂电铜箔,因势利导-200706.pdf
大小:112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泰证券-嘉元科技-688388-深耕锂电铜箔,因势利导-200706

华泰证券-嘉元科技-688388-深耕锂电铜箔,因势利导-200706
文本预览:

《华泰证券-嘉元科技-688388-深耕锂电铜箔,因势利导-200706(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嘉元科技-688388-深耕锂电铜箔,因势利导-200706(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深耕锂电铜箔,因势利导
  我们预期2020-22年6μm铜箔供需格局向好,且行业轻薄化趋势确立。公司与头部电池企业紧密合作,2019年6μm铜箔产销均超万吨,并完成4.5μm铜箔产研。我们预期2020-22年公司铜箔产能扩至3.6万吨,6μm及以下产品销量占比有望升超90%。我们预计公司2020-22年EPS分别为1.61/2.46/3.36元,合理价格区间64.4~66.0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实控人控股比例27.43%,管理层稳定且铜箔产业经验丰富
  公司股权结构相对合理,廖财兴和廖平元父子通过嘉元实业合计持有嘉元科技27.43%的股份。公司董事长及多位高管在铜箔行业均有十余年产业经验积累,涵盖生产、技术、研发和服务等多个铜箔产业核心领域。且多数高管具备工程机械和化工背景,在初创时期便已加入公司共同成长至今。
  锂电铜箔轻薄化趋势确立,新产品生产和应用均存壁垒
  契合动力锂电高能量密度和降成本趋势,锂电铜箔日趋轻薄,附加值相应提升。新品在生产和应用中均存较高壁垒,需铜箔企业与电池企业紧密合作方能成功。2014-19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锂电铜箔应用已从12μm减薄至8μm为主;2019年以CATL为代表的头部电池企业更是加速应用6μm铜箔;此外,4-5μm产品也已有企业在2019年完成产研。
  2020-22锂电铜箔整体产能过剩,6μm产品供需格局趋好
  2020-22年,我们预期国内锂电铜箔产能将分别增至25.98万吨、28.33万吨和29.08万吨;对应需求分别约为12.7万吨、15.9万吨和19.6万吨;锂电铜箔产能供给过剩格局仍然严峻。但针对生产壁垒和附加值高的6μm电解铜箔,我们预期2020-22年产能约为4.4万吨、7.4万吨和9.9万吨,对应需求约为3.6万吨、6万吨和10万吨,供需格局预期持续改善。
  2020-22公司铜箔业务预期“质”“量”双升
  2016-19公司与CATL等头部电池企业合作紧密,产品持续升级换代;2019年已实现6μm电解铜箔过万吨规模生产,并实现4.5μm产品小批量量产。我们预期2020-22年公司产能将由2019年1.6万吨扩至3.6万吨,期间6μm及以下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占比有望从约70%升超90%,公司整体盈利有望受益量价齐升
  2020-22年公司净利CAGR约44%,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0-22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72/5.68/7.76亿元,对应PE分别为36/23/17倍。参考可比公司PE(2020EWind一致预期)均值40.53倍,给予公司2020年40-41倍PE;预计2020年公司EPS为1.61元,对应目标价64.4~66.0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高,一旦客户减少或停止采购公司产品将可能导致营收大幅下滑;公司极薄铜箔产品研发遭遇瓶颈;其他铜箔企业快速扩张产能造成高端产品产能过剩;公司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或者产品良率下降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