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科创板一周年回顾:42家医药公司成功过会,聚集效应初显-200708

《安信证券-科创板一周年回顾:42家医药公司成功过会,聚集效应初显-200708(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科创板一周年回顾:42家医药公司成功过会,聚集效应初显-200708(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写在前面:科创板开板一周年,42家医药公司成功安信证券过会。 ①28家医药公科创板一周年回顾司已上市交易。 科创板一周年42家医药公司成功过会,过会公司家数达179家,每月科创板平均过会公司数量约15家。 42家医药公司过会,其中28家医药公司已上市交易,从过会聚集效应初显到首发上市交易,平均时间间隔约79天。 ②市安信证券场给予科创板医药公司较高估值:科创板医药公司平均PE(TTM)估值约116.44X(已剔异常)。 医疗器械(非IVD)PE科创板一周年回顾(TTM)估值较高,达151.17X;IVD公司PE(TTM)估值达124.13X。 两家CRO公司平均PE(T42家医药公司成功过会TM)估值达174.16X。 ■先看表现:与聚集效应初显疫情相关的医药公司涨幅较为突出。 ①科创板医药公司上市打新收益良好27家公司均实安信证券现正收益。 有2家实现了600科创板一周年回顾%以上的涨幅。 大部分公司上市涨幅在42家医药公司成功过会200%-300%区间,公司数量为8家。 较发行市值涨幅最大的公司为特宝生物,涨幅达809%,公司主聚集效应初显打产品之一为干扰素,可用于抗病毒治疗。 ②市值规模:28家医药公司市值数中位数为160亿元,平均市值1安信证券85亿元。 市值超400亿、300-400亿元、200-300亿元、100-200亿元、50~100亿以及50科创板一周年回顾亿以下的公司数量分别为1家、4家、6家、8家、7家、2家;公司主要集中在300亿以下。 ■再看业绩:42家医药公司成功过会医药公司研发投入较大。 ①业绩表现:36家公司营收均值为5.聚集效应初显53亿元,归母净利润均值为1.18亿元。 67%的安信证券公司收入小于5亿元。 科创板一周年回顾61%的公司归母净利润小于1亿元。 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南微医学、三生国健4家公司2019年收入、归母净利42家医药公司成功过会润均排名前四。 ②研发投入:科创板上市医药公司的研发属性较强,5家创新医药公司(其中一家为创新器械公司)研发投入较聚集效应初显大,是公司目前处于亏损状态的主要原因,创新医药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较高,在29%~75%。 合计15家医药公司研发支出占比超过15%,在科创板医药公司中占安信证券比约37%。 ③一季度情况: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影响,医药细分领域分化明显;硕世生物收入同比增长276%,预计主科创板一周年回顾要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业绩贡献。 特宝生物收入同比增长140%,预计主要来自干扰素42家医药公司成功过会的业绩贡献。 28家医药公司中(剔除5家亏损医药公司、10家未发布2020年聚集效应初显业绩的医药公司),16家公司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长,占比约57%。 ■新三板转科创板:3家新三板医药公司成功上市交易,天智航涨幅创安信证券记录。 新三板公司科创板首日转板平均收益率达916%(收益率中位数为486%),其后收益率科创板一周年回顾略有下滑。 科42家医药公司成功过会创板医药公司中有6家原新三板公司,分别为:伟思医疗、天智航、君实生物、洁特生物、迈得医疗、南微医学。 其中洁特生物、迈得医聚集效应初显疗、南微医学3家公司已科创板上市交易。 南微医学在三板安信证券市场无交易。 洁特生物三板摘牌时市值为1.34亿元,转板收益率达3873%;迈得医疗三板摘牌时市值为5.77亿科创板一周年回顾元,转板收益率达350%。 ■风险提示:盈利能力下滑风险,42家医药公司成功过会政策变动风险,研发失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