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华夏视听教育-1981.HK-影视制作资源为基,教育业务蓄势待发-200715

《国盛证券-华夏视听教育-1981.HK-影视制作资源为基,教育业务蓄势待发-200715(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华夏视听教育-1981.HK-影视制作资源为基,教育业务蓄势待发-200715(30页).pdf(3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概况:影视传媒+教育业务第一股。公司创立于2001年,运营影视制作和高等教育两大支柱业务,并积极拓展艺术培训业务。高等教育业务运营南京传媒学院,2019年营收同增12.5%至3.12亿元,2019/2020学年本科+专升本在校生同增5.5%至1.43万人。影视制作业务2019年营收同增376.5%至4.36亿元,大幅增长主要受收入确认规则影响。艺术培训业务方面,公司2019年起与英皇娱乐成立合营公司开展高端专业艺术培训。公司创始人蒲树林持股72.29%,影视制作从业经验超30年,股权结构明晰。
行业情况:教育业务定位格局分散的高端消费赛道。我国民办传媒艺术类高教行业2018年规模约129亿元,预计2023年达到181亿元(CAGR=7.0%),2018-19学年在校生人数CR5=13.9%,南京传媒学院以2.4%的市占率位列第二。艺考专业课培训/少儿艺术培训分别受升学需求/素质教育培训需求驱动,2019年市场规模约100/1127亿元,2020-23年CAGR=10.6%/11.9%,艺术培训市场高度分散,存在明显整合机会。我国影视制作行业2018年市场规模261亿元,主要受价格提升驱动。在2018-2019H1我国发行的38部热销电视剧中,公司出品3部,位列我国5大电视剧制作公司的第4位。
公司优势:高教办学质量优,影视制作产业资源丰富。南京传媒学院办学质量高,主要包括:①旗下专业包含国内同类高校六星级专业,2019-20学年入学报录比高达23:1;②专业设置前瞻性强,与包括爱奇艺在内的94家企业和机构建立校企合作;③与全球50多所大学开办交换生或2+2联合学位项目。影视制作业务积极对接上下游产业资源,IP储备包括金庸先生、梁晓声先生及二月河先生的多部优质作品,凭借一流制作能力吸引知名导演及演员完成作品,并积极维护与电视台及网络视频平台的客户关系。
未来发展:教育业务为发展重心,业务间紧密协同。高等教育业务方面,南京传媒学院占地约1600亩,目前尚有约800亩未投入使用,存在约100%的人数提升空间,且2020年完成转设后定价自主权提升,参考同类院校有100%+的提价空间。艺术培训业务为公司上市后拓展重点,艺考培训和少儿艺术培训均计划从北京、南京等重点城市布局,并预计面向全国艺考培训机构开展To B集训模式。影视制作业务与教育业务形成高度协同,凭借其产业资源为南京传媒学院的学生创造大量实习及就业机会,并借助影视制作业务品牌影响力实现艺术培训业务推广。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影视传媒+教育业务第一股,业务布局具有一定稀缺性。南京传媒学院办学质量高,在校生人数和学费价格均存在明显提升空间;艺术培训业务作为公司上市后拓展重点,有望依靠公司品牌和资源实现快速增长;影视制作业务与教育业务保持紧密协同。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2.98/4.24/5.66亿元(同增68.0%/42.3%/33.4%),公司发行价3.1港元,我们认为其合理价格为4.34港元(对应2020/2021年23/16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影视业务监管政策收紧;《民促法》未来落地或存政策性风险;影视制作行业竞争加剧;业务拓展过程中盈利能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