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政策研判专题研究:特别国债和洪涝灾害如何影响基建投资?-200715

《民生证券-政策研判专题研究:特别国债和洪涝灾害如何影响基建投资?-200715(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政策研判专题研究:特别国债和洪涝灾害如何影响基建投资?-200715(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7000亿元特别国债加码基建投资,基本上确定全年有两位数增速。
背景:抗疫特别国债只为疫情而生,稳预期和避免赤字惯性“一箭双雕”
过去两次特别国债并非专门服务于积极财政政策,抗疫特别国债可能是积极财政政策的终极形式。我国财政“积极”十二年,导致财政状况趋紧。为了避免赤字惯性和体现抗冲击促增长目标,第三次特别国债应运而生。
配套:财政部修改目录明确投向,补充资本金和下调资本金比例政策适用
6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修订202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明确特别国债投向12类基建项目和抗疫相关支出。从偿还分配、使用规定和投向来看,特别国债对地方政府来说是更低成本的专项债。因而,专项债的测算方法同样适用于特别国债。
洪灾:受灾人次较2016年仍有距离,实际影响具有两面性
6月至今,长江与淮海流域降雨量大幅高于往年均值,湖北省再次成重灾区。根据2016年建安工程增速走势,洪灾对两湖地区及全国并未有确定性影响。原因有二:一是后期可能赶工程,如湖南;二是政策倾斜帮扶受灾地区,水利部表示2020-2022年将重点推进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总投资1.29万亿元。
测算:虽然测算结果区间大,但是支撑两位数基建投资增速的问题不大
理论上,根据2019年基建投资完成额,7000亿元特别国债可直接拉动投资3.85%。考虑到过去政府资金对基建项目的覆盖率在五成左右,杠杆比率为2,特别国债可间接带动投资3.85%。经过对配套政策的考量,我们推测特别国债的最终拉动作用可能在7.7%至8.6%区间内。因而,全年基建增速达到两位数的问题不大。
风险提示:
气候影响超预期、宽松政策不及预期、新冠疫情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