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信证券-恒生电子-600570-重大事件快评:第二季度重回增长,公司尽显龙头本色-200717

研报附件
国信证券-恒生电子-600570-重大事件快评:第二季度重回增长,公司尽显龙头本色-200717.pdf
大小:56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信证券-恒生电子-600570-重大事件快评:第二季度重回增长,公司尽显龙头本色-200717

国信证券-恒生电子-600570-重大事件快评:第二季度重回增长,公司尽显龙头本色-200717
文本预览:

《国信证券-恒生电子-600570-重大事件快评:第二季度重回增长,公司尽显龙头本色-200717(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恒生电子-600570-重大事件快评:第二季度重回增长,公司尽显龙头本色-200717(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
  公司于7月16日发布2020年中报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上半年度实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为33061万元到34424万元,同比预减约51.3%到49.3%。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26876万元到27984万元,同比增长约4.8%到9.1%。
  国信计算机观点:
  1)从单季度财务数据来看,疫情对公司的经营影响正逐步消除,虽然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下滑51.3%到49.3%,但是从单2季度来看,不管是归母净利润还是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同比恢复增长。
  2)公司为国内金融科技的龙头公司,其业务涉及证券、基金、期货、交易所、保险、银行、私募等众多细分领域,且在众多领域核心系统方面市占率有绝对优势,所以公司的业务受疫情等扰动因素的影响相对其他公司较小。
  3)中台战略实施后,公司人效提升明显,人均创利已经从2017年7万元/人提升到2019年19万元/人。随着业务中台、数据中台以及技术中台的搭建完善,公司的净利率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4)公司所处的金融科技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益于国家对于金融科技的顶层定调,近年来诸如资管新规、理财子公司、沪伦通、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监管加强等政策利好进一步打开了行业发展空间,公司作为金融科技龙头企业将充分受益。
  预计2020-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63/55.17/63.98亿元,归母净利润13.03/16.19/19.69亿元,对应EPS为1.25/1.55 /1.89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85.6/68.9/56.6X,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
  从单季度财务数据来看,公司经营受疫情的影响正逐步消除
  根据公司的业绩预告数据推算,单2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76亿元到3.89亿元,相比2019年第二季度2.8亿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9%-38.7%;单2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8-2.49亿元,相比2019年第二季度2.2亿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3%-13.3%。从第一季度业绩的大幅下滑,到第二季度业绩同比转正,公司正逐步恢复到增长轨道。
  公司作为金融科技龙头,竞争力依旧强劲
  公司业务涉及到证券、基金、期货、交易所、保险、银行等众多金融细分领域,且在核心交易系统领域的市占率均超过50%,有的甚至市占率达到90%以上,在各个领域有绝对竞争优势。公司凭借较为齐全的产品矩阵以及自身强劲的竞争力,在疫情影响逐步消除的情况下,业务恢复速度较快,全年增长可期。
  中台战略实施,公司人效及净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2019年战略升级,在“online”战略下提出了中台战略,正逐步构建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以及技术中台,形成了“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架构。我们认为在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高企的情况下,公司中台战略的实施有望进一步提升人效和净利率,按照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40%-60%以及中台战略实施后研发成本降低10%-15%测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司稳态净利率可提升4-10个百分点,同时员工人均创利也将进一步提高。
  金融科技顶层设计,政策催化不断打开成长空间
  201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从加强金融科技战略部署、强化金融科技合理应用、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加大金融审慎监管力度、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等方面明确了未来金融科技的重点任务,这是央行层面出台的单个单独针对金融科技的顶层设计文件,具有很强的定调和指导意义。受益于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开放,行业的成长空间正被不断打开,比如资管新规的推出、理财子公司新规的筹建、沪伦通和CDR的推出、科创板的设立以及创业板注册制的改革等都会为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增量,而恒生电子作为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风险提示:
  1、政策监管风险;2、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