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快评号外第194期(2020年7月15日):2020年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韧性“跷跷板”-200715

《招商银行-快评号外第194期(2020年7月15日):2020年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韧性“跷跷板”-20071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银行-快评号外第194期(2020年7月15日):2020年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出口韧性“跷跷板”-20071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美元计,2020年6月我国出口金额2,135亿美元,同比增长0.5%(市场预期-2.9%),较前值上升3.8个百分点;进口金额1,671亿美元,同比增长2.7%(市场预期-9.7%),较前值回升19.4个百分点。进出口均超预期回升。
一、出口超预期回升:防疫物资和“宅经济”拉动、外需修复
6月我国出口增速超预期回升,一方面由于海外疫情仍持续蔓延,防疫物资和线上办公等“宅经济”相关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高增速。6月医疗仪器出口增速进一步上升至100%,纺织品(含口罩)和自动处理设备的出口环比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同比较高增速。估算这三项产品拉动出口近4.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受欧美复工复产推动,外需呈现修复迹象。6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和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大幅上涨,指向外需和国际贸易有所改善。但6月中下旬美国疫情再度反弹,外需修复进程或将受阻。
分地区来看,我国对美国、东盟出口有所提升,对欧盟和日本出口则显著下滑。6月我国对美国、东盟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4%和1.6%,较前值提升2.6pct和7.3pct;对欧盟、日本的出口增速分别为-5.0%和-10.5%,较前值下滑4.3pct和21.7pct。
从产品结构上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增速连续2个月回落至4.9%(-2.9pct),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速8.4%,较前值下滑10.2pct。纺织品(含口罩)、医疗器械等防疫物资仍保持较高增速,出口同比分别为56.7%(-20.6pct)和100.0%(+11.4pct);环比来看,医疗器械出口较5月继续增长3%,但纺织品增速有所放缓,环比下滑21.8%。服装、家具、灯具等传统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增速显著提升,分别为-10.2%(+16.7pct)、8.4%(+23.9pct)和9.9%(+6.6pct)。
二、进口超预期转正:海外供给和内需修复、贸易协议支撑
6月进口同比增速较上月大幅回升19.4个百分点,超预期转正。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原油、铁矿砂、铜材等大宗商品口量均显著提升,反映内需较5月继续改善。二是海外供给压力有所缓解。6月全球制造业PMI生产指数大幅反弹至47.0,美国ISM制造业生产指数已恢复至57.3的较高水平。三是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执行对进口形成支撑。6月中国从美进口增速为11.3%,较前值大幅提升24.9pct。而6月特朗普也在白宫吹风会上表示,中国正在购买“大量”美国商品。
分地区看,我国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进口均有显著回升。除自美进口大幅提升外,6月我国对非美国家的进口增速也大幅提升19.1pct至2.1%。其中,从欧盟、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进口增速分别为-7.2%、8.9%、9.0%和16.7%,较前值上升21.8pct、14.3pct、21.1pct和22.3pct。
分产品看,6月农产品进口金额同比增长36.1%,增速较前值回升23.8pct,其中大豆进口增速71.8%,较5月大幅提升46.8pct。原油、铁矿砂、铜材等进口量同比分别为34.4%、35.3%和98.9%,较前值提升15.1pct、31.3pct和77.7pct。
6月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464.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496.5亿美元)减少6.5%。
三、前瞻:压力仍在,韧性犹存
整体来看,二季度我国出口韧性超出市场预期,出口同比增速0.1%,较一季度的-13.3%大幅回升。进口则在海外供需疲弱、大宗商品价格下挫的影响下,同比增速自一季度的-2.9%继续下行至-9.7%。贸易顺差同比扩大48.9%。
前瞻地看,由于美国疫情反弹,海外供需的修复进程或将受到阻碍,进出口增长或将再次受到冲击。但我国产业链完善的韧性仍将延续,防疫和“宅经济”相关产品与我国传统制造业产品(服装、玩具等)对出口的拉动形成替代作用,形成支撑出口的产业“跷跷板”:若海外疫情再度升级或出现二次冲击,则防疫和“宅经济”相关产品出口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若疫情好转外需修复,则防疫产品出口或将回落,传统制造业产品出口有望修复。此外,进口也将受到我国内需回暖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支撑而保持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