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证券-宏观策略周报:短期调整下蹲蓄力,后续走势更有后劲-200719

《财信证券-宏观策略周报:短期调整下蹲蓄力,后续走势更有后劲-200719(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证券-宏观策略周报:短期调整下蹲蓄力,后续走势更有后劲-200719(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上周(7.13-7.17)股指低开低走,上证指数下跌5.00%,收报3214.1点,深证成指下跌4.07%,收报13114.94点,中小板指下跌4.25%,创业板指下跌4.18%;行业板块方面,建筑材料、农林牧渔涨幅居前;主题概念方面,连板指数、西部水泥指数、医废处理指数涨幅居前;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15141.1亿,沪深两市成交额较前一周下降7.53%,其中沪市下降11.00%,深市下降4.71%;风格上,大盘股占有相对均衡,其中上证50下跌4.95%,中证500下跌4.97%;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CFETS)收盘点位为7.0002,跌幅为0.10%;商品方面,ICEWTI原油连续上涨0.15%,COMEX黄金上涨0.56%,南华铁矿石指数上涨4.49%,DCE焦煤上涨0.50%。
北上资金近期持续净流入,公募基金发行火爆。截止2020年7月17号,北上资金全年累计净流入1575.51亿,北上资金上周累计净流出191.16亿。截止7月16号,融资余额为13464.92亿,较前值上升618.16亿。6月,公募基金共发行2514.39亿,其中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发行1583.8亿;7月,公募基金共发行2254.32亿,其中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发行1623.13亿;2020年共发行12858.16亿,其中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发行8768.2亿。
短期情绪积累过热,属于正常中期调整。上周市场出现周线级别调整,沪指跌幅基本回补7月6日以来缺口,回踩20日均线,向下仍还有3152、3090两个点位缺口未回补;创业板指相对韧性更强,距离20日均线还有100点左右距离。市场迅速调整的原因主要有几点:(1)监管层吸取了2015年经验教训,恰逢其时地通过给市场以旁敲侧击,以防止市场在短期内从正常慢牛格局变为疯牛、快牛行情。中长期看,监管层目前对于市场仍将保持较为呵护的态度,但对杠杆资金、银行资金流入股市将采取较为严格的监管态度,有利于市场形成长牛、慢牛格局。(2)二季度宏观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市场担忧央行提早退出宽松政策。目前市场情况类似于2019年4月,彼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随后央行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投放明显边际收紧,市场对于流动性紧张产生担忧。我们认为,后续央行政策仍然将保持较为审慎的态度,市场不应对流动性弹性抱有过大期待,应当正确看待央行货币政策发力点即“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但我们也认为央行下半年不会立即退出目前的货币宽松政策,一方面出口和消费增长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国内仍然面临保就业、保民生压力,另一方面中美关系不确定性仍然较多,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链制裁加剧。总体看在“房住不炒”政策的坚定执行下,国内短期通胀压力较小,中美利差达到历史高位,国内货币政策仍然留有空间。因此我们认为下半年央行仍然大概率保持审慎态势,维持目前流动性相对宽松的状态以支持实体经济逐步复苏。(3)短期市场流动性紧张加剧。上周中芯国际IPO发行给市场流动性造成较大压力,同时上市公司股东集中解禁、减持同样造成了较大的资金流出压力,往后看7月底创业板注册制将开始推行,7月截止上周五IPO融资规模达到730亿,已经高于2015年6月历史高点。此外,北上资金活跃度明显提升,7月2日单日净流入171亿为历史第5水平,7月14日单日净流出174亿为历史第一水平,但总体7月以来仍然净流入394亿,人民币汇率近期上升较快,升值达到高位后北上资金流入速度或将有放缓。待市场波动率下降、短期流动性压力过去之后,市场成交额将逐步恢复正常态势。
中长期视角看,我们认为牛市格局仍然未打破,市场中长期向好趋势不改。主要逻辑基于几个“不变”:第一,机构牛市格局没有变。本轮牛市是机构牛市,散户更多的以基金形式参与市场。随着银行理财利率下行、打破刚兑,居民有更大意愿对权益资产进行配置,通过公募基金形式参与市场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主流,2020年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发行规模超过8700亿,远高于2019年全年3600亿规模,全年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发行规模大概率超过12000亿以上。第二,基本面向好格局没有变。中国疫情后经济基本面修复领先全球,各项经济数据指标逐步修复,下半年将逐步开始重新寻找均衡的区间,国内经济在V字型修复后将恢复到均衡状态,增速波动将逐步下降。第三,金融供给侧改革方向没有变。资本市场地位在经济动能转型升级中极为重要,培养有活力、健康的资本市场对于发展股权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助力中国科技成长行业发展极为重要,政策层需要一个具备有效融资功能的资本市场,因此监管层对市场的态度仍然是正面积极的,但会较严厉的打击杠杆资金透支市场的现象。
短期调整下蹲蓄力,后续走势更有后劲。在上一周策略中我们鲜明提示的“指数迅速上涨后短期面临收敛的调整压力”得到了市场验证。往后短期视角看,更大概率可能在周初出现反弹行情,成交量是否稳定放量决定了反弹高度和强度。若成交额持续萎缩则可能继续调整,进入区间震荡的结构性行情。短期向下支撑点位在3100点左右,若下周回补之前跳空缺口,则是较好的加仓时点。我们认为在经历估值普遍修复、下跌调整后,市场再次进入窄幅震荡、股指均衡调整的区间,待二季报陆续出来后,行业板块的业绩格局分化市场再进行方向选择。中长期行业配置来看,下阶段配置的关键词是“内需结构优化+外需回补+复苏带动估值修复”。(1)科技成长因“长逻辑”更易获得高溢价:关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消费电子复苏逻辑,对龙头标的可以适当放宽对估值的要求。建议关注数据应用、工业软件、消费电子元器件、5G终端更新,关注牛市行情中军工板块beta属性。(2)大消费板块因“确定性”获得溢价:关注内需为主、业绩稳定、确定性高的个股。下半年,我们建议更加重点关注估值还未完全修复、同时具备长期消费升级、市场广阔的可选消费:房地产竣工产业链、汽车、航空、新能源汽车消费,以及二季度业绩确定性高的必选消费关注医药、农林牧渔。(3)顺周期板块:重点关注黄金、铜、券商。全球货币超发背景下,美元实际利率下降,随着油价回升、需求回升,黄金仍然有长期配置价值;铜作为经济复苏先导指标,存在量价同时修复的逻辑;券商作为顺周期板块,我们看好2020-2021年资本市场大发展,潜在的牛市行情将有利于券商业绩释放。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行,疫情再次复发,海外市场波动,中美关系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