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如何看待生物药和中成药或被纳入集采-200719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如何看待生物药和中成药或被纳入集采-200719(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如何看待生物药和中成药或被纳入集采-200719(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家带量采购范围逐步扩大至生物药和中成药,进度略超市场预期,但据政策落地预计仍需一段时间,如何进行质量层次划分是关注重点。预计血制品、疫苗带量采购可能性小,胰岛素可能成为生物药集采的重点对象。生物药、中成药集采已有地方先例,胰岛素降价规则较为温和。预计生物药、中成药降价幅度较小,中长期关注创新药械和非医保品种。
国家带量采购范围逐步扩大至生物药和中成药,进度略超市场预期但影响相对温和。目前国家带量采购仍主要以化学仿制药口服制剂为主。国家医保局就生物制品和中成药的带量采购举办座谈会意味着集采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虽然此前生物药(胰岛素)及中成药的集采在部分地区已有试点,国家层面推进的进度客观来说略超市场预期,但我们整体认为短期内对行业的影响相对温和。
生物药、中成药集采已有地方先例,胰岛素降价规则较为温和。武汉市第一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目录将胰岛素纳入,从中标规则来看,降价压力较仿制药更为温和;青海省医保局2020年带量采购药品目录也出现人血白蛋白和中成药品种;上月浙江省金华市发布的第二批药品带量采购公告里(共274个品规)超过六成为中成药。因此本次国家层面的带量采购,预期也在建立在区域试点的基础上。
生物药、中成药集采政策落地仍需一段时间,如何进行质量层次划分是关注重点。生物药、中成药集采仍处于专家座谈阶段,到最终政策的出台预计仍需要一段时间,年内落地的概率较小。并且考虑到生物制品和中成药本身的质量属性难以像化药一样标准化,并且结合部分品种还有资源属性的问题。我们预计国家医保局将选择一些用量较大、争议较小、较容易进行质量分层的少量产品先行试点,再陆续温和并且品种定制化的扩大集采范围。
预计血制品、疫苗带量采购可能性小,胰岛素可能成为生物药集采的重点对象。由于血制品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一类疫苗已有招标采购而二类疫苗无须医保支付,总体集采风险较小;胰岛素纳入集采可能性大,可能优先针对新增病患市场;国产单抗产能较为紧张,预计纳入集采仍需一段时间;中成药集采难度大,预计会优先选择销售规模较大、替代性较强的品类进行试点。
市场回顾: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1.71%,跑赢沪深300指数2.68pcts,生物医药涨幅最大。当前,医药板块2020年预测市盈率约47倍,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上升至3.47%。本周A股医药板块,合计增持0.63亿元,合计减持14.28亿元;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23.85亿元。
风险因素:药品招标降价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投资策略。建议关注:1)研发管线丰富的龙头药企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等;2)直接受益创新审评和进口替代的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乐普医疗、大博医疗、安图生物等;3)“卖水者”逻辑下的药明康德、山东药玻和凯莱英等;4)医疗服务及商业药店领域的爱尔眼科、上海医药、老百姓、益丰药房和大参林等;5)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金域医学、艾德生物、华大基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