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农业周报:洪涝灾害对动物疫苗接种影响几何?-200719

《华创证券-农业周报:洪涝灾害对动物疫苗接种影响几何?-200719(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农业周报:洪涝灾害对动物疫苗接种影响几何?-200719(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一、生猪养殖板块:猪价周环比下跌2.3%,2020Q3料仍将高位运行。①价格端:据猪易数据显示,本周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为37.44元/公斤,周环比下跌2.3%。据涌益咨询数据显示,本周15公斤体重仔猪销售均价为1918元/头,周环比上涨1.75%,50公斤体重二元母猪销售均价为5462元/头,周环比上涨0.5%。②利润端:本周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达到2688元/头,周环比上涨3.5%;外购仔猪养殖利润达到1463元/头,周环比上涨3.8%。③后市猪价判断:2020Q3料仍将高位运行。短期来看,南方持续降雨+疫情加剧,猪场出于安全及运输考虑进行提前出栏,猪价高位震荡下行。据涌益咨询,本周全国出栏平均体重为129.49公斤/头,周环比下滑0.37公斤/头,全国90公斤以下商品猪出栏占比为13.24%,环比上周+0.83pct,分区域来看,环比增加的省份主要为湖北(+4pct)、江西(+3pct)、四川(+3pct)、湖南(+2pct)、安徽(+1pct)、福建(+1pct)、河北(+3pct)、河南(+1pct)。我们认为,南方降雨及洪涝灾害影响仍未解除,或将干扰生猪产能恢复节奏,预计2020Q3猪价仍有望高位运行。中长期来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自2019年10月环比转正,截止今年6月份已连续9个月实现环增,按照从能繁到生猪出栏10个月左右生产周期,预计9月份以后生猪供应开始逐步改善。但进入四季度天气转冷,北方区域又迎来“防非”考验,因此后续猪价仍需密切关注各区域非瘟疫情防控态势对生猪供应端的影响。④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本轮周期最大的不同是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加速提升,规模养殖场在土地、资金、种源、疫病防控、管理水平等层面占据全方位优势,扩张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长期来看,头部养殖企业的优势愈加明显,有望通过领先的疫病防控和管理水平等带来持续的超额收益,重点推荐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到位,管理效率领先,业绩确定性较强的生猪养殖龙头。
二、动保板块:生猪产能稳步恢复+疫病防控需求驱动,持续看好动保板块配置机会。①生猪产能延续较好恢复势头。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6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实现同比增长3.6%,为2018年4月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较2019年9月存栏低点增加了28.6%。②补栏复产积极性较高。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规模猪场全口径监测,上半年有6177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有10788个复养。此外,散养户补栏积极性也在恢复,4000个定点监测村小散养殖户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连续5个月增长。另据生猪检疫出证数据,6月份跨省调运仔猪120.5万头、种猪20.5万头,分别环增41.6%和14.5%。③供应稳步提升。今年3月以来,全国生猪出栏量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其中6月份出栏量比5月增长6.5%,比2月增长36.7%。④洪涝灾害增加疫病防控压力。本周农业农村部发布《洪涝灾害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指南》指出,发生洪涝灾害时易发的动物疫病包括日本血吸虫病、炭疽、猪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猪肺疫、猪丹毒、乙型脑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猪瘟等。要求规模养殖场户要结合防控实际,切实做好非洲猪瘟生物安全工作,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补免工作,并要特别强化母猪、断奶仔猪免疫工作,做到应免尽免。我们认为,洪涝灾后对易发动物疫病的客观防控需求,料将带动口蹄疫、猪瘟、蓝耳等疫苗的免疫接种频次和免疫渗透率的提升,短期内有助于改善疫苗厂商经营业绩。⑤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一方面,随生猪存栏逐步恢复,后周期动物疫苗需求有望迎来持续快速反弹,叠加潜在的非瘟疫苗,行业空间有望极大扩容。另一方面,动物疫苗监管政策的密集调整凸显动保行业系统性升级趋势加速,市场化竞争深入推进有利于在产品、工艺、销售方面等具有综合优势的龙头企业,动保行业集中效应料将愈加明显,持续推荐动保板块配置机会。
风险提示:极端天气影响畜禽养殖正常生产活动的开展;农作物病虫害导致粮食减产造成养殖成本提升;动物疫苗行业竞争加剧、产品出现质量不合格事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