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和证券-环保行业事件点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揭牌,助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200717

《万和证券-环保行业事件点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揭牌,助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20071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和证券-环保行业事件点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揭牌,助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20071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上海市共同发起设立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7月15日揭牌并落户上海,财政部和长江沿线11个省市出资286亿元,各大金融机构出资575亿元,部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出资24亿元,首期总规模885亿元,财政部为第一大股东。
该基金旨在健全多元化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渠道,重点投资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等领域。目前已储备各类项目80个左右,并对固废处理、垃圾焚烧、清洁能源、电池回收利用、充电桩等十几个细分行业进行分析和研究。首期基金主要聚焦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同时适当投向其他区域。
绿色产业大布局,多元化投入渠道。国家绿色基金不仅聚焦于传统认知中的环保治理领域,清洁能源、资源回收利用等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投向的重点。与2019年成立的长江绿色发展基金相比,虽然二者的主要投资区域都是长江经济带,但长江绿色发展基金更偏向于水务领域,以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为主要方向,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则更具有大固废领域和产业转型升级属性,其投资布局更为多元,也更关注产业结构整体的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性。
考核与政策或带来更大投资需求。今年是“水十条”的考核年和“土十条”的阶段性考核年,同时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各地的考核压力依然存在,对于项目建设和治理行动的需求不减。同时“十四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政策也已开始制定,全国包括长江沿线的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产业发展将进入更快的车道,对于投资的需求有望进一步上升。
融资问题缓解助力环保行业发展。环保行业的一大特征是重资产、高前期投入,尤其是以工程建设运营为主的固废处理、污水处理等细分行业尤甚。之前几年环保行业整体受融资成本上升的影响,经营表现一般,债务问题突出,今年随着国资入局、专项债发行等动作,行业整体困局有所缓解。作为一个近900亿元的大型基金,绿色发展基金所能提供的资金支持有望带动相关领域投资,进一步促进环保生态行业发展。
投资建议与逻辑:关注沿江生态环保企业,如各省、市国有的环保、水务等企业如重庆水务、上海环境等。一方面该基金将重点投资于沿江经济带,另一方面沿江各省市财政局是该基金的重要出资方,有望为国资系统企业争取更多利益。同时建议关注各细分行业龙头,如土壤治理领域的高能环境、膜材料领域的碧水源等具有类似行业地位的企业。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覆盖的细分行业较多,投资地域范围有限,且具有一定标杆作用,各领域龙头企业受到青睐的可能性要高于普通中上游企业。
风险提示:产业政策变化;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