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专题研究:央行创设“信用贷款支持”工具,资金使用效率简析-200720

《中诚信国际-专题研究:央行创设“信用贷款支持”工具,资金使用效率简析-20072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专题研究:央行创设“信用贷款支持”工具,资金使用效率简析-20072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
信用贷款支持资金使用效率或面临坏账风险及流动性风险限制
为缓解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的困难、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比重,2020年6月1日,央行创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按照央行提供再贷款额度4000亿元及购买40%信用贷款测算,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理论上可撬动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的上限为1万亿元,我们从收益和风险两个角度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分析。
收益角度:信用贷款支持可提高银行收益率水平,对银行形成一定正向激励。我们针对银行是否参与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的两种模式分别进行测算,中小银行参与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可提升收益约5.9个百分点。
风险角度:银行在享有零成本杠杆资金提高收益的同时,仍面临坏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银行需在收益与风险间作出权衡,或将对信用贷款支持工具实际执行效果造成一定削弱。
整体看,4000亿元再贷款规模可撬动的1万亿元信用贷款规模仅为理论上限,实际信用贷款规模仍取决于银行的放贷意愿。银行放贷意愿将受到坏账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收益和风险或存在不匹配的情况,或将对银行参与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的积极性造成削弱,降低央行创设信用贷款支持工具的资金使用效率。
关于央行以收益权为支持发行资产支持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可行性分析
潜在模式:央行享有1年后中小银行向SPV进行贷款回购的收益权,理论上央行可以其持有的SPV的收益为支持发行资产支持工具,并对发行的资产支持工具提供担保,提升其信用资质。
潜在影响:一方面,可提高信用贷款撬动规模上限。另一方面,若央行为其发行的资产支持工具提供担保,发放信用贷款的银行购买了央行发行的资产支持工具,或对银行面临的潜在违约损失形成一定对冲,可提高银行放贷积极性。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增加融资担保:建议考虑财政出资设立担保基金或担保主体,向银行发放的小微贷款提供担保,按照一定担保比例与银行共担坏账风险,降低银行潜在违约损失。
到期资金续作:央行提供资金的期限约定为1年,若实际发放信用贷款期限长于1年,则会对1年后银行的流动性造成一定扰动,建议央行根据贷款期限情况对1年后到期资金续作。
提供政策支持:建议适当增加信用类贷款占比在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中的考核要求,可考虑在MPA考核中进一步降低有担保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风险权重,降低中小银行提供信用贷款的资本金压力。此外,若央行发行信用贷款资产支持工具,可将资产支持工具纳入央行合格抵押品范围,提高银行参与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