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吴证券-“真知”系列17:如何理解美联储近期的“缩表”及其影响?-200721

上传日期:2020-07-22 14:34:04 / 研报作者:李勇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东吴证券-“真知”系列17:如何理解美联储近期的“缩表”及其影响?-200721.pdf
大小:111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吴证券-“真知”系列17:如何理解美联储近期的“缩表”及其影响?-200721

东吴证券-“真知”系列17:如何理解美联储近期的“缩表”及其影响?-200721
文本预览:

《东吴证券-“真知”系列17:如何理解美联储近期的“缩表”及其影响?-200721(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真知”系列17:如何理解美联储近期的“缩表”及其影响?-200721(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呈收缩趋势: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于6月10日当周达到局部峰值7.17万亿美元后,转势向下至7月8日当周达到局部谷值6.92万亿美元,至截稿时小幅回升至6.96万亿美元。
  观点:
  (1)首先,我们应该理解联储的调控机制,是以其公信力为支撑的,往往联储声明说“要”释放多少流动性,和“实际”释放了多少流动性之间其实是有一个差异。大体可以理解为两个阶段:阶段一是口头声明,这时候私人部门由于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联储会遵守口头声明的约定,所以提前布局,望联储的“风”而动了,这个效果其实是很大的,但不会反映在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而是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会出现一些反应;阶段二是为了保持(下次)口头声明的公信力,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会(反而是)伴随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出现一些变化,这个规模往往比其口头声明的规模要少,而这个特征本次主要体现在联储资产项loans这个分项上,其中loans-secondary credit截至7月15日余额仍为零;这解释了为何联储显得“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
  (2)其次,流动性危机已经得到缓解。回购和互换之前对联储扩表的增量贡献很大,当时主要是为了应对流动性问题(3月-4月阶段,一度避险资产和风险资产价格是双降的),虽然不严格但我们可以大体理解为“回购在岸,互换离岸”;而现在流动性问题缓解了,那么这部分即需要恢复“常态”。这意味着两件事:(a)近期的缩表主要来源于这两个分项的常态化过程;(b)未来缩表的主要来源将来自于央行互换余额现存的1500亿美元。
  (3)最后,停止国债和MBS增持不存在窗口期。国债和MBS是一直在增持的,从7月8日至15日的一周中,国债增持了约200亿,MBS增持了约120亿美元,从联储议息声明中表示的将维持每月增持国债800亿、MBS400亿美元的目标来看,这部分增持是“有雷声,也有雨点”的,是落实的;考虑到美国财政6月份赤字达到8600亿美元,且疫情单日新增仍维持在6-7万人的量级,联储停止国债和MBS的增持的选项在近期是不存在窗口期的。
  (4)综合来看:趋势还是扩表,而缩表只是技术性的,暂时的。联储表现出缩表的特征,主要来源于流动性危机的缓解所导致的前期回购和互换的组合恢复常态化,这个缩量是有一定限制的,不会一直缩下去;另一方面,扩表部分的增量其实一直没有下降,虽然各种便利贷款措施,由于联储的两阶段干预策略而并没有出现立刻的增量变化,但由于疫情高烧难退,这部分分项落地只是时间问题。
  (5)对各类资产市场会有什么影响?我们认为整体对资产市场还是会存在较持续地支撑,对美债的支撑相对大于美股;但资金也会存在偏好,利率债、投资级债利好大于高收益债,后疫情概念股、科技股(FAANG)、成长股利好大于价值股,由于市场是在“谨慎地买未来”,而不是“安心地买现在”。
  风险提示:(1)市场超调超预期;(2)疫情管控失策超预期;(3)民粹情绪反弹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