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稳货币紧信用,债市不应悲观-200723

《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稳货币紧信用,债市不应悲观-200723(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稳货币紧信用,债市不应悲观-200723(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股市情绪压制消散、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好转,债市持续回暖。我们认为在货币政策回归常态、调整基本到位后,后续宽信用步伐将放慢,稳货币+紧信用的环境下,债市不应悲观。
情绪消散、预期好转,债市回暖。前期压制债券市场的股票市场高涨热情有所退却,前期超调的利率迅速回落。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资金利率企稳回落,股市对债市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退,市场超跌反弹的同时,资金面的边际宽松又带来了进一步的利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反弹的势头。
后续宽信用节奏料将放慢。上半年宽信用速度快,背后是超宽货币和促信用政策,超宽松政策回归常态后,实体经济对信用的合理需求已经有所下降,进一步大幅宽信用的基础不再。宽信用的效率下降,部分资金从实体经济中溢出,杠杆上升、房价上涨的后果也需要适当放慢宽信用的节奏,维持货币政策取向、通过监管政策等进行结构性信用收紧更为妥帖,信用派生渠道边际收紧,宽信用将面临拐点。
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基本到位,预计后续以稳为主。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将资金价格稳定在当前水平,说明当前的资金面基本符合央行认为的合意的资金利率水平,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调整基本到位。LPR连续三个月维持不变,降成本目标下仍然需要引导贷款利率下行,货币政策难再收紧。为特别国债让路也使得国债和地方债的发行进度押后,8月、9月利率的供给压力再起,政府债券供给压力逐步累积,货币政策料难收紧。
稳货币+紧信用组合。经济基本面回升的方向已经确定,货币和信用都会有逐步回归常态的过程,这也是“逆周期调节”的应有之义。经历了4月中旬起暂停流动性投放、引导资金利率迅速回升的过程,货币政策已经退出了疫情期间的超宽松环境,货币政策已经调整到位。宽货币在前,宽信用在后,而当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信用也将向货币靠拢,宽信用节奏可能放缓或进入拐点。
债市策略:债市不应悲观。前期债券市场剧烈调整,我们不认为熊市已经到来,主要基于三大逻辑线索:经济复苏斜率放缓、股市情绪因素更偏短期以及政策组合回归中性的逻辑。而近期二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后债券市场表现仍然较强,背后是市场对后续政策预期的分歧。债券市场在股票市场情绪压制消退后逐步回归基本面,预计后续市场将在稳货币+紧信用的环境下运行,不应对债市太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