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昭衍新药拟H股上市,在岸外包业务的必然选择-200724

《浙商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昭衍新药拟H股上市,在岸外包业务的必然选择-20072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昭衍新药拟H股上市,在岸外包业务的必然选择-200724(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
昭衍新药(603217.SH)于2020年7月23日,发布公告拟发行H股,开启“A+H”时代,成为A股第4家“ A+H”布局的CRO企业。我们认为H股上市是公司拓展融资渠道、加速国际化布局、提升全球品牌地位的重要举措;对于医药外包企业,尤其是以昭衍新药、泰格医药为首的在岸外包企业,H股上市助力发展海外业务是其必然的选择。
投资要点
事件
2020年7月23日,公司发布公告: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及转为境外募集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经审议,公司董事会同意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公司董事会同意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所得的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公司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扩大运营规模、项目投资建设、收购兼并、补充流动资金等。具体募集资金用途及投向计划以H股招股说明书的披露为准。
行业逻辑:为什么CRO公司如此青睐“A+H”双资本布局?
近年来A股CRO公司继药明康德“A+H”股上市;泰格医药及控股子公司方达控股H股上市;康龙化成“A+H”股上市,昭衍新药将成为A股第四家A+H布局的CRO企业。我们认为这体现了在A股相对优势的估值比较下、外包领域国际化拓展的大趋势及必要性。尤其对于昭衍新药等在岸外包企业,目前客户主要以国内客户为主,短期通过产能扩张,享受中国市场行业红利,长期看点必然是拓展国际业务的能力,以此打破行业天花板,享受全球市场研发红利。我们认为对于以安评等在岸外包业务为主的CRO公司,国际化具有必要性,其管理能力将一定程度决定公司的运营,港股上市可以解决公司管理方面的一些考验,极大的推动公司国际化业务的拓展。
公司逻辑:H股上市拓展融资渠道,方便海外收购,提升全球品牌地位
2014年以来,昭衍新药不断在人员和动物房两个方面拓展产能,加速提升服务能力,H股上市为这种加速布局拓展了另一种融资渠道。公司于2019年5月,以2728万美元收购了美国临床前CRO公司Biomere的100%股权,显示了公司国际化布局的策略,及能力边际持续突破的公司发展逻辑。我们认为以在岸业务为主的公司,如昭衍新药为,在H股资金的募集有利于后续海外布局的发力,提升公司全球品牌地位,打造国际化临床前CRO。
投资建议
我们建议关注泰格医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昭衍新药、凯莱英。从中长期景气度的角度,我们看好已建立比较好的全球影响力、并处于能力持续突破的药明康德、康龙化成;从短中期业绩弹性角度,我们看好受益于中国市场红利、并处产能持续拓展阶段的泰格医药、昭衍新药;同时特别提示关注产业转移处于初期、自身能力持续验证的CDMO产业,如凯莱英。
风险提示
投融资景气度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动;创新药研发景气度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