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电子行业周报:集成电路产业逆势增长,继续关注半导体龙头企业投资机会-200726

《中航证券-电子行业周报:集成电路产业逆势增长,继续关注半导体龙头企业投资机会-20072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电子行业周报:集成电路产业逆势增长,继续关注半导体龙头企业投资机会-20072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行情:
本周电子(申万)指数-2.9%,行业排名26/28;
上证综指-0.54%,深证成指-1.37%,创业板指-1.3%;
个股涨幅前五:经纬辉开(+61.13%)、高德红外(+18.38%)、全志科技(+16.72%)、鸿远电子(+12.54%)、ST东科(+11.17%);
个股跌幅前五:共达电声(-31.52%)、大唐电信(-15.78%)、海能实业(-15.32%)、杉杉股份(-14.61%)、精研科技(-13.13%)。
重要事件
7月20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宣布将包括欧菲光在内的11家中国公司新增入实体清单,根据规定,这些公司在获取包括商品和技术在内的美国产商品方面面临新的限制。
7月21日,SK海力士计划在M16工厂引入EUV光刻机。与DUV光刻相比,EUV光刻机可以减少多重曝光工艺,提供工艺精度,减少生产时间、降低成本,并提高性能。
7月21日,据Canalys报告称,印度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48%至1730万台,中国厂商仍在印度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其中,小米出货量下降48%至530万台,市场份额为30.9%,vivo出货量下降36%至370万台,市场份额为21.3%,三星和OPPO分列第三、四名。
7月23日,LGDisplay正式宣布,其在中国广州建设的8.5代OLED面板生产线正式投入量产,OLED电视市场普及迎来大提速。
7月23日,中国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在国新办发布会表示,目前我国5G用户数已达6600万,5G手机出货量已超过7700万部,每周5G基站新增1.5万站,截止6月底已建成5G基站累积数量达到41万个。
7月23日,SK海力士发布财报称,受益于存储芯片需求强劲,第二季度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的5370.3亿韩元增至1.264万亿韩元(约合10.6亿美元),超过市场预期。
7月23日,联发科宣布推出新款5GSoC天玑720。天玑720采用台积电7nm工艺打造,CP 8核设计,大核是两颗2GHz的Cortex-A76,小核是6颗2GHz的Cortex-A55,GPU集成Mali-G57 MC3,支持最高12GBLPDDR4X-2133内存、UFS 2.2闪存等。
7月24日,Intel公布二季度财报,第二季度营收为197.2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65.05亿美元相比增长20%;净利润为51.0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41.79亿美元相比增长22%。
投资建议
7月23日,国新办就2020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透露,电子制造业在5G建设和疫情防控新的需求带动下逆势增长,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长5.7%,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6月全国集成电路产量为211.0亿块,同比增长11.1%,2020年上半年全国集成电路产量为1146.8亿块,同比增长16.4%。根据上市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告来看,国产半导体企业业绩普遍增长,闻泰科技预计实现净利润16-18亿元,同比增长715.5%-817.44%,卓胜微预计实现净利润3.44-3.59亿元,同比增长125%-134%。目前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正经历从日韩到中国台湾再到中国大陆的转移过程,中国通过政策支持和持续的资金投入,在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存储芯片、半导体设备、封测领域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竞争力。今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加速,从长远来看,加大科技投入,解决“卡脖子”问题,摆脱对国外产品的依赖,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需求,国产替代刻不容缓。加上中国5G快速发展,巨大的市场需求也给国内企业带来快速发展机会,未来我们继续看好国产替代+5G带来的投资机会。
半导体:根据SEMI最新发布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年中总预测-OEM视角》报告显示,到2020年,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全球销售额预计将由2019年的596亿美元增长6%至632亿美元,2021年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创下700亿美元的纪录。其中,由于先进封装产能增长需求,封装设备市场将增长10%达到32亿美元,到2021年将增长8%达到34亿美元,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2020年预计增长13%达到57亿美元,并在5G需求的支撑下在2021年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中国大陆在晶圆代工和存储领域的强劲支出有望使中国大陆在2020年和2021年的半导体设备总支出中跃居首位。半导体设备一直是我国电子产业的短板,随着自主可控的推进,国内龙头企业已在加速研发,叠加未来汽车电子、5G基站等新兴应用将扩大市场规模,建议持续关注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国产替代机会。
消费电子:(1)手机: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0年6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20年6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2863.0万部,同比下降16.6%;1-6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1.53亿部,同比下降17.7%。5G手机方面,2020年6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1751.3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61.2%;上市新机型24款,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51.1%。1-6月,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6359.7万部、上市新机型累计105款,占比分别为41.5%和48.6%。从全球角度来看,受疫情影响,全球手机销售疲软。据IDC最新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020年总出货量约为12亿部,同比2019年下降11.9%,而直到2021年第一季度之前,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都很难恢复增长。另一方面,5G手机在渗透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台积电预估今年5G手机渗透率将达17-19%,高于先前预估的15%。近日苹果iPhone 12搭载的5nm A14处理器开始进入量产阶段,第四季投片量预测将达到平均每月逾4万片的规模,预计华为Mate40或于国庆发布。随着国内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疫情期间压抑的需求有望继续释放,建议重点关注基带、天线、射频传输等环节的市场机会。(2)PC:IDC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报告,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11.2%,达到7230万台。Q2个人电脑市场回暖主要是疫情期间用户在家上课及办公需求增加,和厂商们的生产线恢复了正常出货所致。此增长的可持续性还需针对疫情发展持续观察,但预计三季度出货量依旧保持乐观。
电子元件:根据ECIA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被动元件销售额约为277亿美元,较2018年下降了13.7%,总出货量约为5.4万亿颗,同比下降了27.7%,平均售价较2018年提升了19.3%。目前每周5G基站新增1.5万站,截止6月底已建成5G基站累积数量达到41万个,据Bishop&Associates预测,得益于5G和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增长驱动力,预计到2023年,全球的连接器市场将会超过900亿美元,中国也将达到300亿美元,建议关注连接器行业相关市场机会。
面板:受疫情影响,大尺寸面板需求下降,短期价格承压,长期来看,韩国产能持续退出,LCD供给收缩,未来疫情结束需求恢复,LCD景气度有望恢复。7月23日,LGDisplay宣布在广州建设的8.5代OLED面板生产线正式投入量产,目前每月产能为6万片玻璃基板,该厂量产后将与韩国坡州的OLED面板工厂一起成为LGDisplay的两大生产基地,每月总产能达13万片。根据市场调查机构Omdia的数据显示,虽然家电市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OLED电视市场仍将持续增长,今年OLED电视销售量预计将达到440万台,预计到2025年年度销售量将突破1200万台。上游设备作为先前指标,其市场规模也在扩大,据UBIResearch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OLED制造用设备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5.1亿美元,比去年83.1亿美元同比增加了12亿美元。随着华为、小米等纷纷加入OLED阵营,目前在全球范围内OLED厂商已经达到19家,产业格局悄然改变,中国有望逐渐成为全球OLED市场的核心区域,国产龙头企业有望出现盈利拐点,可重点关注。
建议关注
歌尔股份(TWS耳机拉动业绩高增长)
风华高科(广东省国资委旗下的国际知名老牌被动元件供应商)
火炬电子(陶瓷电容及陶瓷新材料优质民参军企业)
立讯精密(连接器领先企业,苹果产业链供应商)
振华科技(军工电子领先企业,瘦身提效战略提高盈利水平)
通富微电(半导体封测领先企业)
兆易创新(国产存储器领先企业)
大立科技(疫情防控测温装备领先企业)
汇顶科技(指纹识别芯片领先企业)
京东方A(供需回暖、行业企稳回升,第一梯队地位稳固)
风险提示:
5G进展低于预期、疫情进展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