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通信行业周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系统正式开通,“北斗+5G”相关产业应用将全面铺开-200801

《中航证券-通信行业周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系统正式开通,“北斗+5G”相关产业应用将全面铺开-20080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通信行业周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系统正式开通,“北斗+5G”相关产业应用将全面铺开-200801(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情回顾:
本期通信指数+4.09%,行业排名12/28;上证综指收于3310.01(+3.54%),创业板指报收2795.40(+6.38%);
涨幅前五:深桑达A(+18.56%)、广和通(+17.99%)、恒宝股份(+16.26%)、共进股份(+15.25%)、永鼎股份(+13.95%);
跌幅前五:优博讯(-2.19%)、*ST高升(-2.17%)、盛洋科技(-1.01%)、中国联通(-0.39%)、剑桥科技(+0.28%)。
重大事件:
1、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2、肖亚庆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
3、高通与华为达成长期专利许可协议,和解款18亿美元。
核心观点: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系统正式开通,“北斗+5G”相关产业应用将全面铺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于7月3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重启”发射后成功,意味着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组装完成,正式完成全球组网。北斗三号全球卫星系统作为我国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全世界仅有的能够提供全球导航定位的四大卫星系统之一,其余三家是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和欧洲Galileo。作为是中国的一项战略性工程,从90年代开始通过三阶段部署,从服务中国区域、服务亚太区域到今年年底前发射35颗卫星实现全球服务。北斗三号系统所有部件和核心器件实现全部自主研发,已形成由北斗基础构件、终端集成、系统集成以及下游应用服务构成的全产业链。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在物联网与消费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未来,“北斗+5G”的产业应用将全面铺开,结合自主可控技术的研发与普及,相关政策利好与科技迭代需求等众多因素推动下,下游市场将进一步打开,加速北斗导航民用化市场进程。北斗产业链未来将带动高精度测量测绘、无人机和授时、智能汽车、手机物联网导航四个“十百千万”市场联动,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可期。
我们认为,受益于“新基建”政策的频频落地与5G建设的不断加速,下游以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各应用场景有望持续收益,建议关注子领域:工业互联网。
短期来看,我们认为,伴随着5G商用逐步铺开,其下游包括车联网、智慧城市在内的各应用领域发展也将趋向成熟,对于MEC部署规模以及云计算、边缘计算等业务的需求也将随之扩大。同时,工业互联网是工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工业体系和互联网体系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支撑,我国参与工业互联网产业的企业数量约为1012家,从业务类型上可以分为产品和技术提供企业、规划设计和咨询服务企业、系统集成商、行业用户以及协会等其他部门。部分企业业务存在交叉,但从产业市场结构上看,我国工业互联网企业主要偏向于边缘层,提供产品和技术企业占比为51.57%,达到一半以上,但真正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数量较少,占比不足10%。建议关注子领域:工业互联网。
中长期来看,从电信运营商市场来看,700MHz将是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两大联盟竞争的关键点。如果能够商用700MHz,在5G网络部署初期,利用该频段能够为中国移动建网节省不少宝贵资金,同时也能加快5G网络的部署进度,重点推荐子领域:①电信运营商;②基站制造商;③光模块。
重点关注子领域:
①工业互联网:我国工业互联网企业主要偏向于边缘层,提供产品和技术企业占比为51.57%,达到一半以上,但真正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数量较少,占比不足10%。我们预计在政策助推下工业互联网有望加速发展。
②电信运营商:5G时代电信运营商开始发力应用服务领域,整体业务结构有望改善。
③基站制造商:2020年5G网络建设继续推进,预计有更多省市实现5G网络覆盖,基站制造商业绩持续增长具有确定性。
④光模块:5G承载网络一般分为城域接入层、城域汇聚层、城域核心层和省内干线,实现5G业务的前传和中回传功能,与3G、4G时代相比,5G网络架构多了一个中传,中传的出现会趋势光模块的使用越来越多,预计5G时期光模块的需求总量和市场规模相对于4G都将大幅提升。同时海外超级数据中心网络需求不断提升,400G高端光模块部署有望提速,预计出口型光模块企业持续收益。
⑤数据中心:5G、AI、大数据、云计算等业务飞速发展,诸多产业应用将催生海量数据,必然带来大量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需求,这些均离不开大数据中心做支撑。数据中心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又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支撑。多个地方政府开始分批出台扶持数据中心的政策,一改此前数据中心高能耗低税收的定位,把数据中心发展提高到战略地位,预计深度绑定核心互联网客户(阿里、腾讯等)且拥有一线城市优质土地资源的IDC公司将持续受益。
建议重点关注:
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
基站制造商:中兴通讯;
通信网络设备制造商:工业富联;
光模块制造商:中际旭创;
数据中心:奥飞数据,数据港。
风险提示:
5G网络建设速度不及预期;行业增速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