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点评:腾笼换鸟,推动制药产业创新升级-200804

《浙商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点评:腾笼换鸟,推动制药产业创新升级-20080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医药生物行业《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点评:腾笼换鸟,推动制药产业创新升级-200804(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浙商证券告导读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聚焦“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看好供给改善、支付倾斜下国产创新药发展黄金期。 投资要点医保目录调整:聚焦“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2020年8月3日,国家医保医药生物行业《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点评局发布《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相比2019年公布的调整方案,2020年征求意见版调入目录标准更明确,其中值得注意的地方包括:①明确“纳入临床急需腾笼换鸟境外新药名单、鼓励仿制药品目录或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且于2019年12月31日前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药品”。 我们分别梳理了部分不在2019年全国医保目录但在上推动制药产业创新升级述名单中的药品和对应的生产、研发公司,具体明细见附表。 从统计结果上看,生物浙商证券单抗多、外资原研多,中国生物制药、江苏豪森等有部分储备品种。 ②明确纳入“2019年12月31日前,进入5个(含)以上省级最新版医保药品目录的医药生物行业《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点评药品”,同时强调不包括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 2019年印发医保腾笼换鸟目录时,通知中明确地方“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 对于推动制药产业创新升级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应在3年内逐步消化”。 根据药智网数据,地方浙商证券医保增补品种中独家品种占比超40%,中成药占比高,地方医保目录调整后,临床滥用明显、价格较高、部分辅助用药品种或首先受到影响。 2020年征求意见稿通过“5省共有”的方式,允许部分地方医保品种转入全国医保目录,尽可能均衡临床需求、医保控费和地方利益医药生物行业《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点评之间的关系,我们关注医保目录谈判结果中地方医保品种的“升级”情况。 中期影响:腾笼换鸟,结构优化,推动产业创腾笼换鸟新升级医保目录动态调整与新药审评改革相结合,共同推动制药创新的“供给侧改革”。 根据国家医保局数据,2020上半年以来全国基本医疗保险收入累计同比下降6.74%,是除了2016年1月的异常值以来的最低同比增速;从基本医疗保险收入与支出之差来看,2020年上半年医推动制药产业创新升级保结余(医保收入-支出)累计降幅扩大,医保控总量、调结构任重道远。 我们认为,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有望推动浙商证券临床急需的新药加速放量并推动临床效果不明确的药品加速退出市场,进而实现临床“合理用药”和医保“腾笼换鸟”。 结合2019年11月公布的医保谈判结果,70个成功谈判药品平均降价60.7%,信医药生物行业《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点评迪利单抗注射液、赫赛汀(曲妥珠单抗)、安维汀(贝伐珠单抗)、特罗凯(厄洛替尼)、安圣莎(阿来替尼)和帕捷特(帕妥珠单抗)进入医保目录后,带动销量大幅提升。 我们看好医保动态调整红利下,创新药腾笼换鸟放量的供给改善、支付倾斜,叠加审评改革下本土创新药IND数量持续新高,2023-2026年有望迎来国产创新药黄金发展期。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核心品种剔除医保推动制药产业创新升级目录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