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证券-宏观债券月报:供给加快利率承压,债市维持弱势震荡-200803

《财信证券-宏观债券月报:供给加快利率承压,债市维持弱势震荡-200803(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证券-宏观债券月报:供给加快利率承压,债市维持弱势震荡-200803(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货币市场: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利率期财信证券限分化。 上周央行开展28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有3300亿元逆回购到期,1600亿元MLF到期,公宏观债券月报开市场净投放1200亿元。 资金面先松后紧,整体保持均衡,上周DR001收于1.82%,周环比下行2BP,一周均值为1.67%,周环比下行4BP;DR007收于2.24%,周环供给加快利率承压比上行13BP,一周均值为2.19%,周环比上行9BP。 债券市场:二级市场:上周利率债收益率债市维持弱势震荡多数上行,期限利差走阔。 7月31日,1年期国债收于2.24%,与前一周持平;10年期国债收于2.97%,周环比上行11BP;1年期国开债收于2.67%,周环比上行10BP;10年期国开债收于3.48%,周环比上行财信证券15BP。 1年期与10年期国债期限利差较前一周走阔11BP宏观债券月报至72BP。 7月利率债收益率供给加快利率承压显著上行,期限利差小幅走阔。 1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末上行7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上行14债市维持弱势震荡BP;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较上月末大幅上行49B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较上月末大幅上行38BP。 1年期与10年财信证券期国债期限利差较上月末小幅走阔8BP。 信用债收益率分化,等宏观债券月报级利差、信用利差收窄。 一级市场:7月利率债供给加快利率承压总发行量增加、净融资额增加。 7月债市维持弱势震荡利率债总发行规模为20192.98亿元,到期规模为7392.80亿元,净融资规模为12800.18亿元。 7月信用债财信证券总发行量、净融资额减少。 7月非金融信用债总发行规模为7811.25亿元,到期规模为6890.07亿元,净融资规模为921.1宏观债券月报8亿元。 供给加快利率承压,债市供给加快利率承压维持弱势震荡。 上周长端利债市维持弱势震荡率上行10-16BP,主要受到经济数据持续向好、中美争端对市场情绪冲击减弱、股市反弹叠加市场对未来供给压力的担忧等因素的影响;在央行连续公开市场投放的呵护下,资金面平稳偏松,DR007依然维持在2.2%附近,短端利率在2.25%附近窄幅波动。 7月以来债市波动较大,利率整体上行,但10年期国债利率仍财信证券未脱离2.8%-3.1%区间。 月初在股市大涨的背景下,长端利率快速大幅上行;随后随着风险偏好的回落和部分配置力量出现,债市有所回暖,长端利率向下修复;月末在多宏观债券月报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长端利率回升明显。 7月债市的表现反映出市场缺乏供给加快利率承压明确的前行方向,债市情绪整体偏弱。 展望后市,从供给来看,财政部近期表示将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市维持弱势震荡债券发行使用,力争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 为了给抗疫特别国债的发行让路财信证券,7月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放缓。 截至7月30日,1万宏观债券月报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已经发行完毕,8-10月地方政府债、国债发行节奏将再次加快,将给债市造成一定的压力。 政策方面,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不再提及“运用降准、降息、供给加快利率承压再贷款等手段”,表明增量宽松货币政策难以再现,未来货币政策更强调结构性调节,引导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中小微企业。 但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债市维持弱势震荡策将转向紧缩。 一方面,当前经济尚未从疫情冲击中完全恢复,消费需求的修复速度仍然财信证券偏慢;且当前外部经济金融及政治环境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未来经济基本面的持续修复仍面临一定的风险;此外财政发力仍需要货币政策予以配合。 宏观债券月报预计未来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当前的适度宽松、相机决策模式。 事实上5月底以来货币政策已经出现了边际收紧的迹象,债券市场对此已经有所调整,本次会议的表态并不供给加快利率承压对市场构成新的利空。 我们认为,短期内利率债再次集债市维持弱势震荡中发行将使债市承压,需关注央行对冲操作。 中期来看,在当前经济弱复苏、货币政策回归正常的背景下,利率快速大幅上行的概率不大,但货币宽松力度边际收紧也决定了利率下行受限,财信证券预计债市仍将维持弱势震荡走势。 风险提示:中美宏观债券月报摩擦升级风险,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政策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