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国际-供应端多维研究系列报告(二):全球大宗商品,CAPEX结构之变-211029

《浦银国际-供应端多维研究系列报告(二):全球大宗商品,CAPEX结构之变-211029(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银国际-供应端多维研究系列报告(二):全球大宗商品,CAPEX结构之变-211029(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将全球的大宗商品企业分为能源、非能源大宗商品两大类进行细分研究,其中1)能源类具体细分为:油气、煤炭;2)非能源类具体细分为:金属(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 在关注大宗商品企业CAPEX整体下行之际,还需要密切留意CAPEX内部结构的变化。 从整体来看,能源类大宗商品CAPEX历来居于绝对主导:2000年以来,能源类大宗商品企业占整体CAPEX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0%左右,一直以来都是大宗商品CAPEX的核心驱动因素。 细分结构来看,大宗商品CAPEX绝对量有分化,相对比值均下行:近期来看,CAPEX的绝对体量,大宗商品不同子板块存在分化,能源类中油气类下行,煤炭类处于小幅度修复上行中;非能源板块的CAPEX整体上行修复。 但如果从CAPEX的相对比值来看,却呈现一致的下行,多个比值还创下了历史新低。 这表明虽然大宗商品企业不同子版块CAPEX绝对体量略有分化,但结合这些企业的投资能力(现金、现金流、盈利),都呈现了非常一致的决策倾向——对于CAPEX非常谨慎。 供应偏紧带来大宗商品企业整体盈利中枢抬升:2015年左右是全球商品行业的关键时点,随着中国开启“供给侧”改革,海外的大宗商品巨头也同步压缩产线,缩减CAPEX。 伴随着CAPEX的下行,供需紧平衡,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炭、油气上游类大宗商品企业的盈利能力都出现趋势性上抬。 CAPEX下降带来大宗商品议价权向上游转移:伴随着CAPEX下行,带来的大宗商品整体供应偏紧,这个格局还带来了大宗商品内部产业链的深刻变化,即大宗商品的议价权、定价权开始向供应端,即上游转移,大宗商品市场由买方市场正逐步切换为卖方市场。 投资建议:整体来看,大宗商品供应端因CAPEX下行趋紧,即使需求可能继续走弱,对于看空大宗商品价格需谨慎,尤其是细分品类中,能源类产品及受益于定价权上移的油气上游,预计价格很可能呈现高位震荡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