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机械设备行业周报:科技内循环,半导体装备等国产替代加速-200810

《国盛证券-机械设备行业周报:科技内循环,半导体装备等国产替代加速-200810(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机械设备行业周报:科技内循环,半导体装备等国产替代加速-200810(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每周增量研究:半导体硅片是生产集成电路、分立器件、传感器等半导体产品的关键材料,目前90%以上的半导体产品使用硅基材料制造,国盛证券是半导体产业链基础性的一环。 然而,半导体硅片也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大的环节之一,当前我国半导体硅片的供应高度依赖进口,根据semi统计,2机械设备行业周报019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价值量达111.5亿美元,出货面积占比方面,12英寸达到7成,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全球前三大半导体硅片厂商日本信越、日本胜高、环球晶圆市占率7成。 国内龙头沪科技内循环硅产业当年实现收入14.9亿,全球市占率不足1.5%,其中12英寸硅片收入仅为2.15亿元。 根据我们的不完全梳理,未来5年之内国内8英寸硅片产能规划300万片/月、12英寸600万片/月左右;硅片生产工艺流程包括拉晶、切割、抛光、外延等,参考沪硅产业招股说明书,假设8英寸硅半导体装备等国产替代加速片新增每万片产能对应设备3500万元,12英寸为1.2亿元,目前国内产能规划对应设备新增市场空间超过800亿元,建议重点关注半导体硅片设备龙头晶盛机电。 本周核心观点:工程机械:6月纳入统计的25家挖掘机制造企业共销售各类挖国盛证券掘机24625台,同比增长62.9%;宏观承压下,逆周期政策预期持续发力,上游液压件零部件厂商排产依旧紧俏,预期7月份终端销量持续高增长,建议关注三一重工、建设机械、浙江鼎力、恒立液压等;油服:(OPEC)6月的石油产量降至20年来最低水平,6月迄今,OPEC减产规模为652.3万桶/日,相当于107%的协议执行率。 国内增储上产持续推进,2020H1生产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天然气94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3%。 建议关注估值较低科技内循环、基本面扎实的民营油服设备龙头杰瑞股份;自动化:6月份,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9.20%。 制造业景气有望触底回升,建议关注伊之密、拓斯达、埃斯顿等;另外特种机器人领域,建议关注带电作业机器人放量在即的亿嘉和;轨交装备:上半年铁路基建投资完成有望超半导体装备等国产替代加速过2019年同期。 关注工程端信号控制系统提供商交控科技、众合科技,配套车辆端中国中车;激光器:长国盛证券光华芯完成1.5亿元C轮融资,目前新的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未来高功率激光芯片和模块产能将会提升5-10倍。 长期来看,以高功率激光器为代表的激光器市场仍面临较大的价格压力,关注受价格竞争影响较小的激光切割系统龙头柏楚电子;光伏设备:近期能源局公布今年上半年新增光伏装机11.52GW,国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内需求随着竞价结果的发布,有望陆续启动。 通威大幅上调电池片科技内循环价格充分体现了下游需求旺盛。 目前Q3半导体装备等国产替代加速组件厂排产度高,Q4国内外需求均有望迎来高点。 关注捷佳伟创、晶盛机电;;锂电设备:亿纬锂能、万向123分别获得宝马、大众大额订单;国轩柳州基地10G国盛证券Wh项目开工建设。 我们预计,下半年新能源车销量稳定增长,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产销数据有望同比转正,叠加疫情逐步消退,下游电池厂商投扩产意愿修复,重点关注杭可科技、先导智能等;第三方检测:板块半年报预告情况来看,二季度需求环比改善明显,经营效率持续提升,中长期制造业升级带动第三方检测需求持续增长,行业马太效应显著,重点推荐广电计量(资本开支持续高位、食品、环保检机械设备行业周报测业务迎来盈利拐点)、华测检测。 其他领域:海外疫情修复下关注线性驱动控制系统应用领域持续扩张/捷昌驱动;电踏车电机龙头持续高景气/八方股份;具备消费属性的密封件龙头/科技内循环中密控股;口腔扫描仪推出在即/美亚光电。 一周市场回顾:本周机械板块上升2.23%,沪深300上升半导体装备等国产替代加速0.55%。 流动性溢价,市场空间大国盛证券、成长性突出的优质龙头表现优异。 市场机械设备行业周报流动性充足,市场空间大、成长性更优的细分领域龙头预期持续拔高。 本周,高空作业平台龙头浙江鼎力(电动臂式获海外大单,产能科技内循环投产放量在即)、塔机租赁龙头建设机械(扩张期,市占率持续提升)、汽车电子自动化设备厂商克来机电(众源国六产品盈利能力突出,放量业绩高增长)等表现较优异。 业绩超预期+低估值半导体装备等国产替代加速,持续推荐工程机械主机厂。 本周重点推荐:捷昌驱动、广国盛证券电计量、中密控股、捷佳伟创、杭可科技。 风险提示机械设备行业周报:疫情持续扩散、基建投资不达预期,制造业周期性下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