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保利协鑫能源-3800.HK-公告点评:11月1日正式复牌,颗粒硅产业化值得重点期待-211101

《光大证券-保利协鑫能源-3800.HK-公告点评:11月1日正式复牌,颗粒硅产业化值得重点期待-2111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保利协鑫能源-3800.HK-公告点评:11月1日正式复牌,颗粒硅产业化值得重点期待-21110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10月29日公司公告,公司已达致复牌指引所载所有条件,公司股份将于11月1日正式恢复在交易所的买卖。 另外,公司于10月25日披露2020年全年业绩及2021年上半年业绩公告。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87.79亿元,同比增长22.3%;归母净利润达到24.07亿元,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光伏硅料量价齐升,助力公司上半年业绩大超预期。 2021年上半年,公司光伏材料业务收入达到67.78亿元,净利润达到24.44亿元。 具体来看,公司上半年实现多晶硅料销售1.93万吨、硅片17.5GW,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0.1%、21.5%;2021上半年公司棒状多晶硅料及硅片的平均售价(不含税)分别为108.2元/公斤、0.53元/瓦,2020年同期数据分别为53.2元/公斤、0.35元/瓦。 受益于光伏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光伏材料业务的毛利率由2020年的-4.3%提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34.2%。 光伏发电及光伏电站运营及管理服务业务,上半年收入为19.18亿元,同比减少30.7%。 2020年下半年起光伏硅料已步入涨价周期,而在“能耗双控”叠加“电价政策”的增量推动下,硅料价格在2021年下半年上涨持续超预期。 根据安泰科数据,2021年10月31日硅料(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达到26.99万元/吨。 硅料行业紧平衡态势未来有望持续,公司作为全球高质量、低成本多晶硅制造端的领军企业,迎来了量价齐升局面。 聚焦硅料主业,重点发力新一代硅料技术—颗粒硅。 公司深耕十余年的下一代硅料技术—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技术,于2021年初正式实现了万吨级产能的稳定生产和运营。 颗粒硅对比当前市场主流的棒状硅,更加符合降低碳排放的政策需求。 2021年5月29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为颗粒硅颁发了首张碳足迹证书,显示每功能单位颗粒硅的碳足迹数值仅为20.74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刷新了此前最低记录(57.56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目前公司已将颗粒硅每公斤电耗降低到18kWh以下,对比改良西门子法降低约三分之二,综合生产成本则下降了约30%。 公司已经获得下游客户的高度认可,与晶澳、隆基、中环等累计签订硅料订单(包含颗粒硅)近60万吨,长单覆盖率高。 同时,公司徐州、乐山、包头三地10万吨级产能也在全面落实,积极推动颗粒硅开启大规模产业化。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由于硅料价格上涨大超预期以及颗粒硅产业化加速落地,我们大幅提升公司业绩预测,预计2021-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52.86、62.90亿元,新增2023年净利润为70.25亿元,对应EPS为0.21、0.25、0.2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波动风险;订单履行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技术替代、募投项目达产不及预期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