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FOF系列研究之三十七》:机构、个人与管理人员工选择基金的能力-200824

《东方证券-《FOF系列研究之三十七》:机构、个人与管理人员工选择基金的能力-200824(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FOF系列研究之三十七》:机构、个人与管理人员工选择基金的能力-200824(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研究结论公募基金投资者主要分为三部东方证券分: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以及管理人员工。 整体来看,2015年之前个人投资者占据主导《FOF 系列研究之 三十七》地位,份额占比超七成,2015年机构份额占比有明显提升,从29%上升至57%,而管理人员工份额占比一直较低,不足0.05%。 截止2019年底,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机构、个人与管理人员工选择基金的能力资者份额基本持平。 规模东方证券较大的基金公司由于产品线较为丰富,持有人结构相对均衡。 而规模较小的公司,更依赖于股东方资源或者是具有一些特色产品,因此持有人结构易发生《FOF 系列研究之 三十七》倾斜。 由于2015年牛市行情推动了公募基金爆发式的增长、银行委外资金大幅增加、公募产品不机构、个人与管理人员工选择基金的能力断创新、监管公募基金对接机构资金,机构投资者有显著提升。 随着银行理财打破刚兑、货币类收益持东方证券续下降、基金投顾业务落地、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发展,个人投资者占比有望进一步增加。 对于偏股型基金,无论是否剔除主题基金,管理人和机构因子均具有显著正向预测《FOF 系列研究之 三十七》效果,个人因子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果。 对于季度调仓的基金组合,管理人因子IC可以达到3.7%,机构因子IC2.4%,机构、个人与管理人员工选择基金的能力个人因子IC-2.5%。 管理人因子月均多头组合超额收东方证券益0.18%,机构因子0.09%。 管理人份额《FOF 系列研究之 三十七》占比因子绩效指标强于机构份额占比因子。 对于固收+策略的偏债型基金,仅有管理人因子具有显著的预测效果,机构与个人均失效;对于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三类投资者均没有显机构、个人与管理人员工选择基金的能力著的预测效果。 对比持有人份额占比较高的基金组合所持有股票的风格特征,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基金投资风格相对稳健,偏好低Beta、低换手、低估东方证券值、低波动、市值偏大的股票,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配置比例较高,与沪深300的结构更加类似。 个人投资者持有的基金成长风格明显,在Beta、成长、波动上有更高的暴露,《FOF 系列研究之 三十七》TMT相关行业配置比例较高。 管理人员工持有的基金风格大多介于机构与个人之间,在信息确定性、换手率、市值、趋势因子上暴露相对机构、个人与管理人员工选择基金的能力更低。 总体来看,管理人份额占比因子历史回测更加稳健,与其他选基因子相关性低,我们在构建偏股型基金组合时,可以用管理人因子替代原来的机东方证券构因子。 风《FOF 系列研究之 三十七》险提示量化模型失效风险市场极端环境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