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和证券-东山精密-002384-PCB软、硬板整合发展,龙头地位凸显-200821

《万和证券-东山精密-002384-PCB软、硬板整合发展,龙头地位凸显-200821(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和证券-东山精密-002384-PCB软、硬板整合发展,龙头地位凸显-200821(31页).pdf(3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东山精密诞生于1980年,2010年4万和证券月在深交所上市。 上市后公司先后收购Mflex和Multek成东山精密功进入软、硬板领域,成为FPC业务全球前三,整体PCB业务位居全球前五的内资龙头厂商。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印刷电路板(60023842.23%)、TP及LCM模组(16.22%)、LED及其模组(10.32%)、通信设备组件(10.94%)四块(2019年年报数据)。 袁氏父子三人为公司控股股PCB软、硬板整合发展东和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30.91%。 核心业务刚柔并济,战略收购实龙头地位凸显现高速增长。 核心业务由软板、硬板两部分构成,其中软板由2016年收购的Mflex经营,深耕苹果,精细化管理,伴随终端消费电子持续万和证券升级,有望实现稳步高增长。 硬板业务由2018年收购的Multek经营,受益5G+云计算机遇,卡位数通+高端HDI,有望迎东山精密来高速增长。 其他业务精002384简聚焦,逐步剥离非主营业务。 通信设备组件是公司的起家业务,主要生产基站天线与滤波器,在4G向5G切换的过程中,公司通讯业务总体需求青黄不接,市场价格竞争惨烈,一直保持微利状态;LED及其模组是公司上市后首次转型业务,2018年以来,公司调整了LED业务发展方向,聚焦上游的LED器件业务,逐步缩减和剥离LED照明、LED背光、大尺寸显示等非核心的下游应用业务,导致公司LED及其显示器件收入2019PCB软、硬板整合发展年有所下滑;TP及LCM模组是继LED延伸发展的业务,近年来公司通过精简聚焦,控制业务规模,保持微利。 从近十年的数据来看,龙头地位凸显公司自上市后营收稳步增长,2010年-2019年营收复合增速44.05%,净利润复合增速25.35%。 公司印刷电路板业务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进一步获得知名客户的信任和支持;盐城生产基地新产能持续释放;2019年因暴风产生的问万和证券题基本清除,坏账损失大幅减少。 综合来看,公司东山精密盈利水平有望改善。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我们对公司未来业绩作出基本假设如下:1)公司完善业务布局,Multek整合逐步完善,0023845G驱动效应显现,业绩持续向好。 2)暴风事件影响消除,PCB软、硬板整合发展坏账损失大幅减少。 3)有龙头地位凸显息负债部分偿还,财务杠杆费用稍有改善。 预测万和证券营收的增长主要来自印刷电路板业务。 软板方面,Mflex在2018年分别导入ipad、iwatch全系,2019年首次进入Airp东山精密ods。 同时还在拓展非002384苹果客户,像华为、OPPO、特斯拉等。 终端消费电子持续升级,对FPC的性能和集成度提出更高要求,超细FPC、高多层FPC及射频FPC成为行业主流,叠加可穿戴、车联网等终PCB软、硬板整合发展端应用的增加,FPC天花板有望持续提升。 硬板方面,Multek聚焦高频高速板、高阶HDI板,受益5G带龙头地位凸显来的基站、数通和智能终端领域高速增长,在原海外客户的基础上,不断导入华为、OPPO等国内客户。 总体上万和证券看,公司在高端软硬板上的全面布局有望拉动业绩持续增长。 随着5G的推行和Multek业务整合的完善,2020年我们预测Multek与Mflex将分别以22%、15%的增速发展,2020年、2021年印东山精密刷电路板营收分别达170.02亿元和204.0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6%和20%。 基于以上假设,预计公司2020-2021营业收入分别为260.40亿元和294.90023842亿元,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3.41、18.45亿元,分别对应37、27倍的PE,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大客户需求不达预期:苹果收入占公司比重达七成,大客户市场份额的变动或者创新不达预期,对公司销量会产生较大影响;2、5G进程不及预期:2020年是5G元年,公司下游通讯、消费电PCB软、硬板整合发展子领域与5G息息相关,若5G进展低于预期,公司业务将受一定影响;3、商誉减值风险:Multek收购后业务整合不及预期,未来存在商誉减值的可能。 此外,LED、TP及LCM模组业绩有恶化的风险,可能造成前期收购的公司商誉减值;4、大股东减持风险:公司实际控制人股票质押率已由2018年底的88.32%降至50%以下,大股东减持的可能性有所下降,但是前期LED大尺寸业务转让,大股东承接深圳东山尚应付东莞东山资产转让价款本金7龙头地位凸显.72亿元及相应利息,在大股东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未来仍有减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