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2021年11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筑底企稳,关注信贷结构恶化问题-211210

《中诚信国际-2021年11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筑底企稳,关注信贷结构恶化问题-21121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2021年11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筑底企稳,关注信贷结构恶化问题-21121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严监管政策边际趋缓叠加专项债集中发行推动社融筑底企稳。 11月,新增社融2.61万亿元,较上月多增1.0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4745亿元。 存量社融同比增长10.1%,较上月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 分类别来看,新增表内融资1.29万亿元,较上月多增5147亿元,不过较去年同期少增1996亿元。 严监管下表外融资减少2538亿元,较上月多减418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减495亿元。 新增直接融资较上月多增2522亿元至5398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3787亿元。 新增直接融资的改善主要与城投和房地产债券净融资额走弱趋势缓解有关:房地产债券净融资额由负转正,城投债净融资额更是高达2371亿元,较上月增加1839亿元。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保持较高水平,政府债券融资较上月多增1991亿元至8158亿元,较全年同期多增4158亿元。 综合来看,政策边际调整带动11月份新增社融筑底企稳。 非银存款同比大幅减少拖累M2增速,M1同M2剪刀差小幅收窄。 11月份,M2同比增长8.5%,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三大部门存款有所分化,居民部门新增存款改善,较去年同期多增974亿元至7308亿元;新增企业存款较去年同期多增968亿元至9451亿元,非银存款较去年同期减少8773亿元至-257亿元,或是拖累M2增长放缓的主要因素。 前期大量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或陆续投入使用,财政存款较去年同期多减5424亿元至-7281亿元,财政存款的释放或是推动企业存款走高的原因。 M1同比增长回升0.2个百分点至3%,M2-M1剪刀差有所收窄,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实体经济活跃度仍相对低迷。 房地产交易低迷态势边际缓解居民中长期贷款持续改善,企业贷款持续低迷。 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7万亿元,较上月多增4438亿元,不过较去年同期少增1600亿元。 分部门来看,新增居民户贷款7338亿元,较上月多增2691亿元,较同期少增19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1517亿元,较上月多增1091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969亿元:居民短期贷款走弱或与“双十一”消费前置以及消费不及预期有关。 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5821亿元,较上月多增1600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772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低迷态势有所缓解,同时政策引导下个人住房合理的资金需求有所保障。 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新增贷款5679亿元,较上月多增2578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2133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短期贷款新增410亿元,较上月多增698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324亿元。 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中长期贷款新增3417亿元,较上月多增1227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2470亿元;新增票据融资1605亿元,较上月多增445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801亿元。 11月份,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相对较弱的背景下,企业贷款改善不及预期,同时结构上仍进一步恶化,特别是票据融资持续改善表明企业行为持续保守。 宽信用信号持续释放,社融或将企稳。 12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时提出将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降准。 随后央行在6日公布决定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本次降准共释放1.2万亿资金,但考虑到12月有9500亿MLF到期,可释放的增量资金约2500亿,其中还有一部分资金被用于补充长期资本,因此本次降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全面转向宽松。 但是降准意味着宽信用政策信号的释放,同时随着针对城投和房地产严监管政策的边际放松,地产融资或见底企稳。 年内财政后置以及明年初财政或将前置背景下,财政对基建的支撑作用或将显著。 在此背景下,后续新增社融增长放缓的态势或将有所缓解。 11月19日,央行发布《2021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货币政策仍将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重点或向稳增长方面倾斜。 12月政治局会议也提前反映出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将进一步明确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以确保经济运行尽早企稳。 在当前融资需求相对低迷,企业投资意愿较低的背景下,后续或将出台精准滴灌政策,稳定市场预期,缓解当前信贷结构持续恶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