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宏观态势:宽松已成西方央行“鸦片”-200907

《上海证券-宏观态势:宽松已成西方央行“鸦片”-200907(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宏观态势:宽松已成西方央行“鸦片”-200907(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通胀在经济周期中的核心信号已异化通胀在宏观经济管理中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曾经的经济周期“显示器”作用,自从上世纪90年底进入“新经济”时代以上海证券来,通货膨胀的变化逐渐脱离了经济周期,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周期中的“菲利普曲线”早已被公认为失效!货币扩张以及相应的债务增长,已积累到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流动性分布越来越呈“两张皮”,资本和资产的金融属性增强,和实体运行状态的相关性减弱。 金融稳定成为货币政策决策核心从西方各国的实践看,决定货币政策变宏观态势化的核心因素实际上早已转向了金融稳定,FED更是这方面实践的急先锋,通胀早已成为了西方央行可以取舍的为货币政策辩护的旗帜。 各国持续存在的高宏观杠杆事实,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货币和通胀宽松已成西方央行“鸦片”之间关系的弱化。 扩张的货币大部分将集中于金融部门,宽松货币只会激发身份商品的活跃:股市繁荣和楼市泡沫!过松货币将由水变“毒药”按照基准货币利率的标准,西方主要经济体实上海证券际上都已进入或接近进入了“负利率”状态。 负利率当然无助于宏观整体杠杆的下降,只会带来转杠杆的效果,在西方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货币过度扩张的结果,只会进一步加深美国企业“保守主义”在西方的扩张――为了维护股价,企业不愿宏观态势做长期性投资,倾向于回购注销和高分红决策。 除了带有高度“行会”性质的、垄断型医疗行业和少数行业外,美国的长期投资不足弊端实际上已渐露端倪,但美国政宽松已成西方央行“鸦片”客却不去检讨自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下降的原因,却只希望重塑对其有利的国际经济交往规则!西方无限期延长当前的货币宽松状态,虽然短期有助于维护股市繁荣和金融平稳,但却让企业更趋保守,“宽松瘾”成为不折不扣的政策“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