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证券-迈克生物-300463-公司深度报告:产品迭代,中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羽翼渐丰-200911

《渤海证券-迈克生物-300463-公司深度报告:产品迭代,中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羽翼渐丰-200911(3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渤海证券-迈克生物-300463-公司深度报告:产品迭代,中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羽翼渐丰-200911(39页).pdf(3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全产业链布局的优质体外诊断企业,业绩稳健增长公司起家于体外诊断产品代理,自2004年加快自研以来,现已形成生化、免疫、血液、分子诊断、快速检测、病理、原材料等多个技术平台,近年业绩稳健增长,2019年分别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32.23、5.25亿,同比增长20.02%、18.06%,其中自主产品销售规模12.16亿(+23.21%),占总营收的37.73%,贡献57.2%的毛利,目前年产试剂700万盒、仪器1万台,2020年8月拟开展非公开募投项目,达产后将具备年产700万盒血液诊断产品和年产210渤海证券0万盒POCT产品的生产能力;截止2020H1,公司国内产品注册证共计441项,相较于2014年近乎翻倍增长,2019年在研项目372项,有效保障未来产品持续产出。 传统主业:生化免疫向中高端发力,流水线锦上添花主业增长驱动力主要来源以下三方面:1)免疫诊断:国内行业增速超20%,占比84%且持续上升的化学迈克生物发光子领域尚存85%的进口替代空间,公司推出高效稳定且成本适宜的磁微粒吖啶酯直接化学发光仪i3000、i1000可满足各级医疗机构需求,预计2020年装机分别约500、1000台,单产分别超50、30万元,目前配套试剂45种,正在研发规划中的试剂品种超过120项,且具备领先量值溯源能力,满足高端市场质量需求;2)生化诊断:行业国产化率超60%,但结构性机会仍存,贝克曼、罗氏、日立等外资占据高端生化仪超70%份额,公司2019年5月推出C800正式迈入生化诊断封闭式领域,试剂方面2019年销售规模约6.54亿元,2014年以来复合增速达15.89%,且量值溯源和科研创新能力获得国家级认可,具备高端市场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实力;3)流水线:目前全国存量约1800余条,四巨头占九成以上绝对优势,以我国医疗结构估算至少存在1200条增量空间,公司2019年11月正式推出日立-迈克生化免疫流水线,产品性能为国产第一梯队,预计2020年有望签单40-50条,实现装机30条,单条流水线产出可达300-400万元/条。 其他:临检业务快速发展,新冠检测助力分子诊断起航1)血球检测:2019年血球试剂销售规模约为5355万元,同比增长78.51%,1月上市的F800与F580/F560(保有量约为1600台)组成血检系列产品,预计全年装机量可达1000台,试剂与仪器销售俱增;2)凝血诊断:行业增速25%,希森美康、思塔高、沃芬等国外企业因其技术及先发优势占据66%市场,我国主流凝血七项(PT/APTT/TT/FIB/D-dimer/FDP/AT)比重高达90%,公司除抗凝血酶III尚在新注册评审中,其余6项均已获证,基300463本满足大中型医疗机构的需求;3)分子诊断:潜耕多年,2019年末在研分子诊断产品25项,结题并转产7项,获证4项,今年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为国内最早获批企业之一,并在多省市集采中以超低价中标,预计全年贡献收入3-5亿元,其快速响应能力和不俗临床反馈为后续其他产品推广奠定良好渠道和声誉基础。 盈利预测公司所处体外诊断行业具备高景气增长特性,我们认为公司将凭借在高端生化诊断的结构性优势、i3000/i1000装机放量以及单机产出提升、流水线落地对试剂的规模化需求拉动、以血球为主的临检板块日渐成熟以及新冠检测试剂盒拉动下分子诊断业务的快速起航而享受快速增长红利,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8.69、46.29、55.1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0%、19.6%、19.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9、8.35、9.8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5%、26.7%、17.7%,EPS分别为1.18元、1.50元、1.76元,当前股价公司深度报告对应PE分别为40X、32X、27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i3000/i1000装机量不及预期,产品迭代流水线落地缓慢,配套试剂报证慢于预期,产品质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