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新能源行业特斯拉“电池日”点评报告:自产电池一锤定音,新技术助力电池优化-200924

《浙商证券-新能源行业特斯拉“电池日”点评报告:自产电池一锤定音,新技术助力电池优化-200924(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新能源行业特斯拉“电池日”点评报告:自产电池一锤定音,新技术助力电池优化-200924(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特斯拉携自产电池及其新锐技浙商证券术亮相电池日,动力电池综合性能稳步提升,成本下降。 投资要点自产电池落地,产能扩张按部就班自创立之初,特斯拉使用的电池尺寸经历了最初ModelS的1865到Model3的2170再到此次展示的全新4680的革新,整体趋势是以尺寸提升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新能源行业特斯拉“电池日”点评报告降低成本。 在确定了新电池的设计后,公司制定了雄心勃勃扩产目标:2021年底前产能达10GWh,2022年底前产能达100GWh,2030年自产电池一锤定音产能达到1TWh(1000GWh)。 在演示视频中,新型4680自动化产线首次亮相,代表特斯拉已经在推进电池量新技术助力电池优化产计划,但大规模提升产能和良品率仍需时日,我们认为短期内对公司电池供应商不会造成影响。 多维度出击,新技浙商证券术助力电池优化特斯拉亮出5记重拳旨在压缩成本:1)无极耳设计;2)干电极工艺;3)包覆硅负极;4)多路径正极;5)车电一体化。 这五项技术/工艺创新从电池原材料、生产环节、产线产能密度、总装零部件数量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大幅降低电池成本(下降约56%),根据目前公司动力电新能源行业特斯拉“电池日”点评报告池Pack成本100美金/KWh计算,新技术会将成本降低至约50美元/KWh,电动汽车对比燃油车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 尽管自研自产电池振奋人心,但公司并未给出诸多技术的具体市场化时间表,特别是正极材料及上游锂资源本土化开发尚在规划自产电池一锤定音中,短期内难以对当前市场格局造成冲击,公司也明确表示未来会和现有供应商加强合作以保证电池供应稳定。 投资建议尽管特斯拉提出了多种新型电池生产工业及架构,但其本质仍是基于锂离子电池体系,所以未来产能扩产对上游锂原材料需求只增不减,同时公司明确未来电池体系将会保持相当一部分高镍产品,因此重点推荐已为特斯拉供货的锂材料龙头【赣锋锂业】;特斯新技术助力电池优化拉明确表示自产电池距离量产仍有2年窗口,公司在未来将与当前供应商加大合作力度,因此建议重点关注【宁德时代】;锂电扩产将会对上游四大材料需求有所提振建议关注龙头材料供应商【璞泰来】、【恩捷股份】、【天赐材料】。 浙商证券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锂电厂商产能扩产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