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证券-策略周报:经济持续复苏,把握市场调整机遇-200927

《财信证券-策略周报:经济持续复苏,把握市场调整机遇-200927(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证券-策略周报:经济持续复苏,把握市场调整机遇-200927(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上周(9.21-9.25)股指高开,上证指数下跌3.56%,收报3219.4点,深证成指下跌3.25%,收报12814.17点,中小板指下跌3.05%,创业板指下跌2.14%;行业板财信证券块方面,医药生物、休闲服务、纺织服装涨幅居前;主题概念方面,连板指数、疫苗指数、血液制品指数涨幅居前;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6733.63亿,沪深两市成交额较前一周下降10.66%,其中沪市下降7.47%,深市下降12.50%;风格上,大盘股占有相对优势,其中上证50下跌3.52%,中证500下跌3.60%;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CFETS)收盘点位为6.8202,涨幅为0.91%;商品方面,ICEWTI原油连续下跌2.60%,COMEX黄金下跌4.98%,南华铁矿石指数下跌4.79%,DCE焦煤下跌2.01%。 策略周报北上资金上周大幅净流出,9月公募基金发行放缓。 截止2020年9月25号,北上资金全年累计净流经济持续复苏入978.18亿,北上资金上周累计净流出247.1亿。 截止9月24号,融资余把握市场调整机遇额为14186.62亿,较前值上升18.82亿。 8月,公募基金共发行3724.32亿,其中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发行2287.9亿;9月,公募基金共发行2200.46亿,其中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发行1511.51亿;2020年共发行22593.26亿,其中股票和混合型基金财信证券发行14354.55亿。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数据持续策略周报回升。 1-8月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2万亿元经济持续复苏,累计同比下降2.7%,较上月收窄降幅1.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72万亿元,累计同比下降4.4%,较上月收窄降幅3.7个百分点,当月实现利润6128亿元,同比上升19.1%,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为4.55万亿元,同比增长7.9%,较7月上升0.5个百分点,较3月高点下降7个百分点。 整体看,PPI见底回把握市场调整机遇升,企业盈利将逐步修复。 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工业企业营收、利润逐步修复,财信证券企业存货逐步消化。 当前宽松货币政策下,加杠杆周期使得企业盈利明显修复,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将进入一策略周报轮工业企业盈利修复的周期。 第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经济持续复苏迅速修复至8月的19.1%,PPI大概率见底回升,企业盈利的持续修复将成为A股未来向好的主要支撑。 经济持续复苏,把握市场调整机遇把握市场调整机遇。 上周财信证券市场继续缩量调整,前期涨幅较大的汽车、建筑材料等板块调整幅度较大,创业板调整幅度较小,缩量市场反映了悲观情绪下,投资者持币过节意愿更强。 市场目前对于货币政策形成了一致的谨慎预期,中美关系紧张对市场风险偏好压制较大,房地产政策从紧让市场担忧金融、周期板块接力指数上涨行情的逻策略周报辑是否坚挺。 我们认经济持续复苏为外部因素的悲观情绪对市场影响基本钝化,人民币升值说明中美关系并非目前对市场影响的核心逻辑。 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后,前期涨幅较大的把握市场调整机遇科技成长板块受到较大的估值消化压力。 随着国内经济好转,货币财信证券政策正常化基本确定。 房地产政策虽然从严,但从房地产销售、投资数据看,需求依策略周报然较为坚挺,低利率环境下,地产后周期需求仍然旺盛。 近期公布的工业企业盈利数据持经济持续复苏续修复,货币领先指标M1M2剪刀差反转趋势确立,工业企业利润、A股业绩企稳回升将是支撑下阶段A股牛市最主要的逻辑。 中长期配置主线仍然是“内需为主,外需回补”逻辑,中长期坚定看好科技成长板块,关注可选消费的估值修复把握市场调整机遇逻辑。 具体行业配置来看,下阶段应注重一定程度均财信证券衡配置。 (1)顺周期板块:重点关注黄金、铜、工业品(煤炭策略周报、钢铁)、券商、化工品。 全球货币超发背经济持续复苏景下,美元实际利率下降,随着油价回升、需求回升,近期波动较大的黄金仍然有中长期配置价值;铜作为工业品先导指标,存在量价同时修复的逻辑,在PPI上涨预期下建议关注煤炭、钢铁等估值较低板块;券商作为顺周期板块,我们看好2020-2021年资本市场大发展,周末传出的券商合并预期或将带动券商板块继续上涨;化工品、建筑建材行业中行业格局好、2B业务为主的龙头公司值得关注。 (2)“内循环”把握市场调整机遇为主的背景下,消费板块因“确定性”获得溢价:关注内需为主、业绩稳定、确定性高的个股。 我们建议更加重点关注估值还未完全修复、同时具备长期消费升级、市场广财信证券阔的可选消费:家电、汽车、航空、新能源汽车消费,警惕前期估值较高的医药生物板块出现系统性调整。 (3)科技成长板块短期存在估值消化压力:继续关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消费电子复苏逻辑,建议关注策略周报数据应用、工业软件、消费电子元器件、5G终端更新,建议逢低关注布局优质成长个股。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行,疫情再次复发,海外市场波经济持续复苏动,中美关系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