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建筑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关注高效绿色稳增长模式下基建的相关机会-211215

《东兴证券-建筑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关注高效绿色稳增长模式下基建的相关机会-211215(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建筑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关注高效绿色稳增长模式下基建的相关机会-211215(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22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目标。 同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 点评:“稳”作为2022年的主基调是经济大环境的要求。 2022年海外疫情对海外企业开工影响的下降,海外企业产品的自给率提升,会使得中国的出口受到负面影响,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将会减弱。 中美关系有不确定性,在2022年存在着各种的变数。 2022年美国货币政策处于由宽松向收紧的阶段演进的过程当中,对于中国经济存在外溢性的负面影响。 地产“三条红线”稳杠杆的政策还在持续,对于地产行业的制约影响正在显现:包括地产企业的现金流紧张和债务违约、土地购置面积同比的持续负增长、新开工面积同比的负增长,以及竣工面积的增速也单月出现负增长。 由于消费需求相对稳定,中国经济面临着需求收缩的压力,中国经济存在着“稳增长”的需要,所以“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2022年经济的主要目标。 基建是稳增长最直接和有效的抓手,在2022年有望进一步加大。 基建在政府的推动下有着逆周期调节的作用。 会议提出: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在政府主导下,基建作为经济增长的有效抓手,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将带来相关产业链的需求和就业,将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的拉动作用。 所以,基建是经济增速下滑的过程中“稳增长”最有效的方法。 中国经济在2022年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加大。 2022年的基建是政府调节和市场机制结合下的高质量绿色新基建。 首先为“稳增长”,政府在财政支出上和主观上会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但是,也要看到中国经济增长已经由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逐步过渡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单纯盲目上项目,不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做法将受到严格的约束。 2021年7月对于政府隐形债务的监管趋严,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要坚决遏制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和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最后一年,也将推动国企的市场化机制的完善,国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率要求会更高。 所以,2022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在市场机制化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低效项目更被严控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符合经济高质量和绿色发展要求的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像新能源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电力优化和绿色改造以及中部崛起和乡村振兴等相关的一些既具备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空间又具备经济性的项目。 符合稳增长和绿色发展趋势的相关企业将受益。 2022年是防风险保稳增的一年,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基建相关企业一个稳定发展的赛道。 订单饱满的基建企业业绩增长有望得到较好的释放,符合绿色发展项目工程类相关企业将会进入一个长期向好的发展轨道。 在市场竞争中有更成熟技术符合项目环保标准的工程公司和基建具备优势的工程企业将获得更多的订单,也将会得到更长远和稳定的发展。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力度和持续性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