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保险行业:车险综合改革正式落地,短期降价、增保、提质,不改长期利好龙头集中度提升-201016
《中银国际-保险行业:车险综合改革正式落地,短期降价、增保、提质,不改长期利好龙头集中度提升-201016(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保险行业:车险综合改革正式落地,短期降价、增保、提质,不改长期利好龙头集中度提升-201016(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综合车险历经三次改革,监管从限制底线到放权险企自主定价;中银国际综合车险改革落地,短期内降价、增保、提质。 长期来看,龙头财险公司科技布局较早,较早加强车险定保险行业价能力及数字化经营转型。 在车险改革定价方面车险综合改革正式落地有一定数据优势,有望更好消化综合车险改革带来的影响。 长期利好短期降价、增保、提质龙头集中度提升。 综合车险改革落地,短不改长期利好龙头集中度提升期内降价、增保、提质。 据银保监会《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车险改革中银国际已于2020年9月19日实施落地。 车险保险行业综合改革主要内容包括:(1)车险责任只增不减。 交强险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升至20万元;(2)良好车险综合改革正式落地驾驶者来年保费可“打折”。 费率浮动系数下限自原有-30%扩大至-50%;(3)商车险新增六项保障责任,商车三者险责任限额提升至10万元至1000万元区间,保险持续发挥经济补偿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4)在产品责任短期降价、增保、提质扩大的同时,商车险的基准风险保费和附加费率同时大幅下降。 此次综合车险改革主要是根据实际风险状况重新测算了基准风险的保费,包括将附加费用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计赔付率由65%不改长期利好龙头集中度提升提高到75%,因此大部分客户的保费有大幅下降。 三次车险改革,监管从限中银国际制底线到放权。 我国车保险行业险市场的改革在近20年间从未停止。 在监管引导下经车险综合改革正式落地历了三次车险综合改革。 (1)第一次改革:2001年在原保监会的引导下,在广东省率先试点改革车险费率,将车短期降价、增保、提质险条款费率的制定和修改权限下放给保险公司。 监管主旨是开放车险市场,鼓励保险公司自主定价及开发多元化满足客户不改长期利好龙头集中度提升需求的产品。 但由于市场的恶性竞争,车险经营中多次出现“高保低赔”、“无责不陪”等霸王条款,第一次车险改革市场化终结;(中银国际2)第二、三次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在2016年启动。 是在制定统一车险行业基准风险保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保险公司保险行业自主定价权。 2016年起将天津等12个城市纳入第二轮车险试点范围,2016年6月,第三轮车险试点车险综合改革正式落地范围拓展至全国。 2017年6月,原保监会发布《关于商业车险费率调整和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再度下调各地自主渠道短期降价、增保、提质系数及自主核保系数,部分地区最低折扣率至0.3375。 随着险企自主定价范围的扩大,监管不再限制车险最低价,险企完全根不改长期利好龙头集中度提升据自身经营状况设置系数下限。 投资建议:车险经历三次改革,监管重点从原中银国际有后端赔付管理,前置到车险核保及定价。 龙头财保险行业险公司科技布局较早,较早加强车险定价能力及数字化经营转型。 在车险改革定价方面有一定数据优车险综合改革正式落地势,有望更好消化综合车险改革带来的影响。 另外一方面,对于费率的严控,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中小短期降价、增保、提质财险公司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型,原有市场上存在的陋习被消除,促进车险市场化经营。 预计未来车险市场龙头集中度有不改长期利好龙头集中度提升望进一步提升,利好龙头财险公司。 风险提示:保障型产品保费增速不及预期;市场波动对投资收益、估值的双重影响中银国际;利率下行带来的险企投资不确定性;疫情蔓延程度超预期。



会员中心
开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