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高鑫零售-6808.HK-获得阿里股权收购点评:阿里增持,模式变迁、平台价值可期-201020

上传日期:2020-10-20 10:12:31 / 研报作者:徐晓芳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高鑫零售-6808.HK-获得阿里股权收购点评:阿里增持,模式变迁、平台价值可期-201020.pdf
大小:87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高鑫零售-6808.HK-获得阿里股权收购点评:阿里增持,模式变迁、平台价值可期-201020

中信证券-高鑫零售-6808.HK-获得阿里股权收购点评:阿里增持,模式变迁、平台价值可期-201020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高鑫零售-6808.HK-获得阿里股权收购点评:阿里增持,模式变迁、平台价值可期-201020(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高鑫零售-6808.HK-获得阿里股权收购点评:阿里增持,模式变迁、平台价值可期-201020(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阿里巴巴拟收购吉鑫控股70中信证券.94%的股权,收购后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公司72.35%股权,并表。

公司线上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双线融合提速,助力商高鑫零售业模式向“双线价差+双线流量变现”转变;同时,高鑫零售作为阿里系新零售平台的价值也显著提升。

阿里巴巴通过淘宝中国收购吉鑫控股持有70.94%股权6808.HK,成为高鑫零售第一大股东。

10月19日,高鑫零售和淘宝中国发布联合公告,阿里巴巴通过其子公司淘宝中国向AuchanRetailInternationalS.A.及其附属公司收购吉鑫控股合计70.94获得阿里股权收购点评%股权,收购价格为约8.1港元/股,合计收购价格约280亿港元,按照公告日95.4亿股本计算,对应公司市值772.7亿港元,对应2020E的PE为21.1x,PS为0.7x。

吉鑫控股持有高鑫零售51%股权,本次收购后,阿里巴巴连同其关联方将持有高鑫零售72.35%的股权,成为高鑫零售第一大股东,阿里增持高鑫零售将纳入阿里巴巴财务报表。

模式变迁、平台价值可期线上业务占比高位提升,稳定盈利,并入阿里报表利于获得阿里更多技术和流量支持。

在阿里巴巴的数字化及流量支持下,公司线上业务规模占比超同业:2020H1,公司线上B2B占比7.9%,B2C占比12%,合计线上占比达19.9%(永辉超市/步步高超市/天虹超市线上占比分别为9.中信证券7%/12.5%/13.0%)。

公司2019年线上业务实现整体盈利,2020H1到家业务净利率达3%~4%,2高鑫零售020Q3到家业务净利率1%~2%。

阿里将公司纳入报表彰显对公司6808.HK未来整体盈利能力的信心,利于阿里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流量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推进全流程数字化。

我们预计公司线上业务占比有望高位提升,获得阿里股权收购点评2020年全年线上业务占比有望达约22%,2021年线上业务占比有望达24%+,未来3年线上业务占比有望达30%-35%。

阿里巴巴是公司重要线上流量入口,公司阿里增持有望成为阿里系超市业务整合平台。

高鑫零售线上业务共有四个入口,截至2020年8月,根据订单量,淘鲜达占比50%,自有APP占比20%,模式变迁、平台价值可期饿了么占比15%,天猫超市占比15%,阿里系入口合计占比80%。

阿里巴巴同时参股了三江购物、联华超市等超市公司,银泰百货等百货公司以及居然之家、苏宁易购等家居数码公司,公司现阶段线上入口、消费者数据仍主要由阿里掌握,利用公司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低线城市线下门店中信证券网络和海量会员,阿里有望加速新零售业务板块融合。

阿里绝对控股,助力商业模式从“线下价差+转租流量变现”向“双线价差+双线流量变现”转变;高鑫零售新零售高鑫零售平台价值突显。

线下大卖场模式的本质为商品价差变现加流量变现(转租、广告费等),预计未来公6808.HK司商品价差水平相对稳定,但线下客流承压,线下流量变现能力将下降。

线上渠道具备品牌宣传和营销的功能,能否在线上集聚足够的用户获得阿里股权收购点评,通过线上新品/C2B/广告/金融等变现是观察重点;但鉴于线上入口、数据目前主要由阿里掌握,后续还需看与阿里系的整合情况。

风险阿里增持因素:消费持续低迷,多元业态冲击加剧,线下客流恢复不达预期。

投资建议:模式变迁、平台价值可期维持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预测为993.0亿/1034.4亿/1076.4亿元,维持20-22年归属净利润预测为31.7亿/35.7亿/39.7亿元,对应20-22年EPS预测分别为0.33/0.37/0.42元,维持“增持”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