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证券-策略周报:风格再平衡正在进行,关注顺周期低估值板块-201025

《财信证券-策略周报:风格再平衡正在进行,关注顺周期低估值板块-201025(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证券-策略周报:风格再平衡正在进行,关注顺周期低估值板块-201025(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上周(10.19-10.23)股指高开,上证指数下跌1.75%,收报3277.9点,深证成指下跌2.99%,收报13128.46点,中小板指下跌2.82%,创业板指下跌4.54%;行业板块方面,银行、汽车、家用电器涨幅居前;主题概念方面,连板指数、打板指数、首板指数涨幅居前;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6928.34亿,沪深两市成交额较前一周下降15.64%,其中沪市下降13.71%,深市下降16.69%;风格上,大盘股占有相对优势,其中上证50下跌0.99%,中证500下跌3.35%;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CFETS财信证券)收盘点位为6.6690,跌幅为0.44%;商品方面,ICEWTI原油连续下跌2.89%,COMEX黄金下跌0.16%,南华铁矿石指数下跌1.78%,DCE焦煤上涨1.05%。 北上资金上周策略周报大幅净流出,融资余额则为上升趋势。 北上资金上周净流出-140.26亿,前周净流入111.19风格再平衡正在进行亿,今年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1021.02亿。 关注顺周期低估值板块截止10月22日,融资余额为14292.39亿,较前周五融资余额值上升13.38亿。 9月,公募基金共发行3134.05亿,其中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发行2300.7亿;10月,公募基金共发行1052.74亿,其中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发行852.2亿;2020年共发行24579.59亿,其财信证券中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发行15995.94亿。 风策略周报格再平衡正在进行,抱团品种下跌带动指数走弱。 实际上,在节后第三个交易日以来,股指即进入缩量调整阶段,高估值板块有较大的调整压力,创业板指、中证1000指数在10月13日以后下跌幅度均超过5.5%,上证50、中证100则下跌幅度较小,风格明显向低估值、蓝筹指数和板块风格再平衡正在进行倾斜,银行、家电、汽车板块录得涨幅,其中银行板块上涨5.6%。 上周后半周,很多白马蓝筹集体下跌,涪陵榨菜、长春高新、浙江鼎力等前期涨幅较大的白马股大幅度下跌,关注顺周期低估值板块抱团品种有瓦解趋势。 我们认为,随着经济好转、利率上行、央行货币政策收紧预期明显,利率对估值的分母端影响显现,高估值意味着高预期,近期临近三季报,业绩不达预期的高估值个股,在前财信证券期涨幅较大、浮盈盘较大的前提下有较大的回撤压力。 缩量市场仍震荡,关策略周报注顺周期低估值板块。 市场目前处于弱势状态,股价处于60日均线以上个股占比仅为25%左右,而目前沪指刚好处于60日均线附近,7月中旬高点风格再平衡正在进行以来上涨的个股占比仅为30%,市场赚钱效应较差。 近期决策层释放出来的货币政策预期很明显,货币政策取向是要同时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尽可能长时间关注顺周期低估值板块保持正常货币政策。 因此从流动性来看,市场目财信证券前需要时间适应当前规模的成交量,在货币政策流动性最宽松阶段已经过去的前提下,当前阶段正常的估值钟摆回归是符合我们预期、符合市场规律的现象。 市场在进入缩量、存量市后,指数性上涨机会想当小,自策略周报下而上选择个股更为关键。 往后看,即将进入美国大选,当前市场认为特朗普连任的概率较小,市场或已基本消化这个预期,海外市场开始为大选后的疫情恢风格再平衡正在进行复、财政货币政策下注博弈。 此外,关注顺周期低估值板块上周华晨债的违约也为市场风险偏好造成了一定冲击,市场仍有可能继续处于震荡调整状态。 国内基本面仍财信证券然继续好转,货币领先指标M1-M2剪刀差反转趋势确立,工业企业利润、A股业绩企稳回升将是支撑下阶段A股牛市最主要的逻辑。 我们认为,第四季度市场预计仍然将呈现“策略周报上有顶、下有底”的震荡向上状态,向下回补缺口支撑位在3200左右。 当前的配置思路是“平衡赔率和概率,兼顾安全边际和想象空间”,重点关注大金融银行、保险风格再平衡正在进行,以及地产、化工等估值较低、盈利能力较好的板块、龙头个股。 (1)顺周期板块:美元短期可能走强,中长期仍然看贬,人民币汇率则可能保持震荡,关注贵金属超跌后反弹机遇;铜作为工业品先导指标,存在量价同时修复的逻辑,同时关注采掘、钢铁的阶段性机会;券商作为顺周期板块,我们看好2020关注顺周期低估值板块-2021年资本市场大发展;光伏、化工品、建筑建材、新能源行业中行业格局好、2B业务为主的龙头公司值得关注。 (2)“内循环”为主的内需行业:关注内需为主、业绩稳财信证券定、确定性高的个股。 我们建议策略周报更加重点关注估值还未完全修复、同时具备长期消费升级、市场广阔的可选消费:家电、汽车、影院、航空。 食品饮料、医风格再平衡正在进行药生物估值泡沫消化后,长期逻辑依然坚挺。 (3)科技成长板块关注预期修正:目关注顺周期低估值板块前市场给予了较为悲观的预期,从下自上寻找高景气度个股,关注国产替代、消费电子复苏逻辑,建议关注消费电子元器件、5G终端更新,建议逢低关注布局优质成长个股。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行,疫情再次复发,海外财信证券市场波动,中美关系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