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碳中和、碳达峰对煤炭行业及企业信用的影响-211215

《中诚信国际-碳中和、碳达峰对煤炭行业及企业信用的影响-211215(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碳中和、碳达峰对煤炭行业及企业信用的影响-211215(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概述煤炭行业碳排放情况及发展现状煤炭及下游行业导致的碳排放占我国整体碳排放的50%以上,占比偏高。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处于主导地位。 因此煤炭及下游电力、钢铁行业产生的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加之我国燃煤机组占比较高,因此从能源口径的碳排放数据来看,中国煤炭消费导致的碳排放占比较高。 双碳政策对煤炭行业的影响短期来看,双碳政策对煤炭行业影响有限,煤炭价格或将继续高位震荡。 目前不同下游行业的脱碳路径虽有所差异,但因技术、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在短期内减少煤炭消费量,对煤炭行业影响有限,煤炭价格或将继续高位震荡。 中长期:煤炭作为发电环节的燃料需求将有所下降,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煤炭利用空间有望拓宽。 “碳达峰”后,煤炭作为发电环节的燃料需求量将大概率持续减少;但我国仍有存量的火电机组用以调峰、保供,煤炭不会退出能源的历史舞台。 随着CCS及相关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及发展,二氧化碳有望实现资源化,煤炭的利用空间将有所拓宽。 煤炭行业碳中和、碳达峰相关政策各地政策不断出台,对煤炭及下游耗煤行业发展提出较大挑战。 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背景下,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煤炭及下游行业在节能降耗和控制碳排放等方面的政策和监管措施。 可以预见到,随着双碳政策的持续推进,煤炭及下游耗煤行业将不断面临新的政策及要求,对行业内企业的未来发展提出较大挑战。 双碳政策对煤炭企业信用的影响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企业信用水平加速分化。 具备较强规模及资源优势的煤炭大型龙头企业,在双碳政策的影响下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经营壁垒,从而获得更强的盈利能力及资金实力,能更好、更快地支撑并实现其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良性循环,提升整体竞争及抗风险能力企业面临转型升级风险。 现有产业转型或升级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仍面临较大困难,尚未形成有效路径,煤炭企业面临一定的转型升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