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中国平安-601318-2020年3季报点评:保险集团OPAT增速低位反弹,但核心寿险业务依旧承压-201027

《中泰证券-中国平安-601318-2020年3季报点评:保险集团OPAT增速低位反弹,但核心寿险业务依旧承压-20102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中国平安-601318-2020年3季报点评:保险集团OPAT增速低位反弹,但核心寿险业务依旧承压-201027(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中国平安公布2020年3季报,集团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4.5中泰证券%至1087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20.5%至1030亿元,归母净资产较年初增长5.4%至7097亿元,总投资收益率较中报提升0.8pt至5.2%,但前3季度寿险Nbv降幅扩大至-27.1%,财险综合成本率增长至99.1%;集团OPAT增速有所提高,3季度总投资收益有所恢复1、集团前3季度OPAT增速较中报提高3.3pt至4.45%,其中寿险,银行和资管业务的OPAT增速有所恢复,分别为9.31%,-5.3%和0.77%。 寿险OPAT增速较中报提高2.71pt的主要原因是去年下半年寿险营运偏差和假设变动的基数较低(2019H2该数值为-18.1亿元);2、集团前3季度净投资收益率和总投资收益率分别较中报提高40bp和80bp至4.50%中国平安和5.20%,从而使得集团净利润降幅较中报收窄9.2pt至-20.5%,但计入FVOCI科目的汇丰控股股价在3季度表现不佳,使得前3季度的其他综合收益亏损较中报扩大156亿元至277亿元;3、客户经营表现平淡:集团前3季度获取新客户数量同比下降4%,为2853万人,其中五大生态圈和传统渠道新客户的增速分别为-14.3%和2.5%,集团内持有多家子公司账户的客户数同比增长10.4%至8031万,人均账户数较中报微增0.02个至2.71个;寿险3季度表现不尽如人意,价值率和人力数量均持续下降1、寿险单3季度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33.5%至118亿元,从而使得NBV降幅由中报的-24.4%扩大至前3季度的-27.1%,同时单3季度价值率同比大幅下降12.4ppts至35.7%;2、3季度寿险业务并未随着疫情的大幅缓和而有所好转,一方面是由于去年3季度有高价值产品福星的推动,而今年3季度低价值率的万能险占比有所提高(因为聚财宝的结算利率可以达到5%,对存量客户吸引力较高),但更重要的是代理人队伍数量和质量的持续下滑,截止3季度末,平安代理人数量较中报下降9.7万人至104.8万,我们预计10月考核清虚后代理人数量已经跌破100万;3、虽然平安对2021年开门红重视程度大幅提高,但代理人数量和活动率的下降依然是约束条件,我们判断明年一季度其新业务价值难以出现大幅度的反弹;财险3季度99.1%的综合成本率高于预期1、平安财险前3季度综合成本率达到99.1%,同比大幅上升2.9pt,较中报的98.1%也提高了1pt,我们判断主要原因是公司争夺9月18日车险综合改革正式施行前(新车改将降低车均保费)的业务付出了较多的费用,这也可以和3季度平安车险保费增速达到11%互相印证;2、3季报中披露随着疫情的好转,其和陆金所合作的信用保证保险的承保亏损率较中报有所下降;投资建议:平安3季报的OPAT和净利润增速优于预期,但核心的寿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人力水平和财险的综合成本率低于预期,我们预计其寿险业务的长期拐点还未到来,但其当前股价对应的20和21年内含价值估值分别为1.11倍和0.9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大幅度下降,长期无风险收益率大幅度下601318行,新单保费增速不如预期,过度聚焦科技而忽略代理人本身的培训,寿险改革成效较弱,陆金所上市进程慢于预期或不成功,2021年开门红表现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