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医药行业2020三季度总结:科创板,业绩表现远优于A股,关注新平台优质公司-201102

《浙商证券-医药行业2020三季度总结:科创板,业绩表现远优于A股,关注新平台优质公司-20110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医药行业2020三季度总结:科创板,业绩表现远优于A股,关注新平台优质公司-201102(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截至2020年11月2日,科浙商证券创板共上市42家医药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5%,净利润同比增长441%,远优于A股整体医药表现。 我们认为,科创板公司强调科创属性,以成长期公司为主,短期业绩可能会受外界影响波动较大,后期随着公司不断迭医药行业2020三季度总结代,研发投入规模化显现,逐渐进入收获期,或出现盈利稳定及环比改善的趋势,建议持续关注新技术平台的优质公司。 投资要点科创板:业绩表现优于A股,内部分化有所缓解截至科创板2020年10月30日,科创板共计42家生物医药公司,三季度共上市14家,10月份两家,疫情过后呈现明显加速态势。 其中,医疗器械与生物材料类公司21家业绩表现远优于A股(Q3上市7家),占总体50.00%;创新药及生物制品类公司12家,占总体28.57%。 从业绩来看,医药板块科创板业绩整体表现明显优于A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5%,净关注新平台优质公司利润同比增长441%(A股:营业收入3.24%;净利润22.46%),2020Q3单季度科创板营收同比增长446%,净利润63%(A股YOY12.10%及43.38%),主要受到创新药、生物制品公司及医疗器械企业的带动。 其中,生物创新药――百奥泰,由于较低基数及主力产品阿达姆单抗放量的影响,营业收入同比增幅1511浙商证券2.51%,名列榜首。 东方医药行业2020三季度总结生物、硕世生物、圣湘生物及康希诺等疫情概念股营收也均超100%。 从板块内部来看,科创板疫情导致的板块内分化较上半年有所缓解。 部分公司如检测试剂公司东方生物(QOQ-62.03%,YOY194.46%)、圣湘生物(QOQ-11.48%;YOY1864.84%)及疫情相关耗材公司洁特生业绩表现远优于A股物(QOQ-43.91%,YOY60.70%)三季度营业收入均有所下滑,但仍远高于去年同期。 从市场表现来看,外包公司美迪西拔得头筹,三关注新平台优质公司季度累计涨幅46.91%,年度涨幅200.14%,显示出外包公司位于景气度及业绩确定性较高的创新药服务链上的市场高关注度。 此外,海尔生物(35浙商证券.04%)及东方生物(18.98%)等疫情概念股也录得不错的成绩。 年度涨跌幅后3名均为创新药公司,分别为三生国健、君实生物、复旦张江也均落进季度涨跌幅后5名,分别Q3跌幅达42.88%,43.70%及30.97%;年度跌幅达51.20%,48.46%及46.19%,或由于部分创新药企业研发投入巨大,短期较难盈利,也显示出机构对科创板的投资逻辑由医药行业2020三季度总结此前的估值为主,更多转向盈利。 我们认为,科创板公司强调科创属性,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成长期公司为主,短期业绩可能会受外界影响科创板波动较大,后期随着公司不断迭代新产品、新平台,研发投入规模化显现,逐渐进入研发收获期,或出现盈利稳定及环比改善的趋势。 我们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及精度均较高的外业绩表现远优于A股包企业,如成都先导、美迪西、阿拉丁;优质头部医疗器械企业,祥生医疗、圣湘生物、硕世生物及疫苗股及康希诺的临床最新进展。 成长性分析:创新药企分化明显,医疗器械环比持续走高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创新药、生物制药板块增幅第一,同比增速1386.41%,主要受到创新生物药企业――百奥泰(YOY15112.51%)得强势拉动,净利润同比增幅名列所有行业关注新平台优质公司末尾,主要受到三生国健(-132.90%)、君实生物(-137.37%)的拖动。 浙商证券作为景气度及市场关注度极高的细分领域――外包公司平均同比增幅仅为20.78%,成为增长最少的细分赛道,主要是受到了早期药物筛选CRO公司――成都先导的影响。 我们认为,相比于上半年,创新药板块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缓解,医院的门诊量和手术量明显回升,业绩医药行业2020三季度总结已经逐步转暖,未来有望进一步放量,贡献较大弹性。 医疗器械企业在二季度大基数基础上科创板,第三季度环比仍然保持正向增长。 我们认为这显示了部分企业不仅短期获利明显,也成功抓住了海内外疫情爆发的窗口期,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销均录业绩表现远优于A股得较好成绩,产业转移不断加速。 盈利能力分析:平均盈利能力提升,研发费用率超A股6倍2020年Q1-Q3除创新药板块有明显提升外,其余各板块变动较小,净利率医疗器械企业由于收入体量的明显扩大,费用率摊薄,净利率显关注新平台优质公司著提升8.36%。 外包公司板块,受浙商证券到成都先导业务无法开展的影响,净利率同样有所下滑。 医药行业2020三季度总结虽然部分创新药企业受到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主营业务收入下滑明显,但并未能削弱研发投入的力度。 Q3单季度研发投入45.02亿,同比上涨36.32%,占总体营收的21.27%(A股研发费用率为2.87%),我们认为这显示了科创板公司始终坚持的创新驱动发科创板展战略及科技创新企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从整体费用率构成变动看,创新药企业营业收入下滑且基数较小,费用率变动较大,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均有明显上涨,其中主要受到创新药企业绩表现远优于A股业――神州细胞的带动。 我们认为,随着产品管线的逐步商业化,公司有望关注新平台优质公司较快转亏为盈。 海外收入占比较大的部分医疗器械及原料药公司,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财务费用率也有所提浙商证券升,我们建议关注汇兑损益以外主营业务增长的趋势和中长期空间。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中审批不确定的风险,临床推进中失败的风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风医药行业2020三季度总结险以及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