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银国际-10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贸易顺差继续影响人民币升值-201109

《浦银国际-10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贸易顺差继续影响人民币升值-201109(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银国际-10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贸易顺差继续影响人民币升值-201109(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出口延续高浦银国际增长,进口回落,贸易差额回升。 10月出口(美元口径)为17个月来新高,同比增长11.4%,明显10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好于预期(9.2%),涨幅较前期扩大1.5个百分点。 进口(美元口径)同比增速从9月的13.2%回落贸易顺差继续影响人民币升值至4.7%,大幅低于预期(8.6%),较前期减少8.5个百分点。 出口增长,叠加进口回落,贸易差额回升至584.4亿美元,较9月增长2浦银国际14.4亿美元,高于预期(463.0亿美元)。 贸易顺差持续10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扩大。 10月,贸易差额回升至584.4贸易顺差继续影响人民币升值亿美元,接近5月的三年历史高位(629.3亿美元)。 第二、三季度的贸易差额都处于较高水平,截至10月贸易差额累计达3,844.7亿美元,已超过2018年贸易差额(3,682.0亿美元),预计11月累计贸易差额将接近2019年水平(4,296.2亿浦银国际美元)。 10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我们预计中国经常项目2020年将达到五年来新高,主要原因是:1)出口持续向好。 相较于其他经济体,中国更早地开始复工复产,在国际市场得到更贸易顺差继续影响人民币升值到出口份额。 2)服务贸易逆差浦银国际下降。 海外疫情持续,导致10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包括旅游在内的服务贸易减少,这直接降低了中国服务贸易逆差。 这与我们2H20宏观经济展望中的观点一致(详情请见《2H20宏观经济展望:后疫贸易顺差继续影响人民币升值情时代的问与思》)。 贸易顺差浦银国际的持续扩大,带动人民币升值。 自今年6月开始,美元兑人10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民币汇率从7.13的水平持续向下,10月已达到6.63左右,这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走势相一致的。 对此贸易顺差继续影响人民币升值,中国央行10月决定降低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至0(详情请见《SPDBI全球央行观察:疫情二次冲击,政策宽松而分化,美元或走强》),这项决定旨在降低空头成本,从而有降低人民币升值速度的作用。 综合考虑进出口贸浦银国际易前景和政策因素的影响,我们预计人民币升值趋势仍不会改变,但升值速度将有所回落。 防疫物资出10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口增速继续下降。 10月,中国防疫物资出口增速继贸易顺差继续影响人民币升值续下滑。 其中,医疗器械出口额同比增速由9月的49.2%降至33.3%,药品出口额同比增速由9月的22.5%降至19.5%,用于制造口罩的纺织制品出口额同比增速由9月的43.5%降浦银国际至32.1%。 高新技术和电子产品出口10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平稳。 10月贸易顺差继续影响人民币升值,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同比维持4.2%的增速,集成电路出口额同比增长13.9%(9月为17.6%),液晶显示板的出口额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为3.5%(9月为-2.5%)。 受新机发布和季节因素的影响,10月的手机出口呈现回暖趋势(图表6),预计手机出浦银国际口在11、12月将继续复苏。 季节因素导致海外需求转向消10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费品。 10月主要消费品的出口持续回暖,服装出口额同比增速扩大贸易顺差继续影响人民币升值0.5个百分点至3.7%;鞋类出口额降幅收窄2.5个百分点至-5.9%;玩具出口额同比增速扩大14.9个百分点至22.4%;家具出口额同比增速扩大1.7个百分点至32.3%。 我们浦银国际预计受圣诞购物季的影响,海外需求将带动消费品出口持续回暖。 欧洲10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第二轮疫情影响中国出口贸易。 10月欧盟疫情卷土重来,根贸易顺差继续影响人民币升值据过去14天每万人感染人数来判断,其疫情迅猛程度超过美国。 这直接导致浦银国际了中国对其出口贸易额下滑。 受高基数影响,10月10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速回落。 此外,中国对其贸易顺差继续影响人民币升值他主要目的地的出口持续回暖。 浦银国际根据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我们预计中国对美国和南美洲的出口在四季度将持续向好。 制造业企稳,能源和工业设备进口量增速10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略有回落。 10月进口数据回落:进口(美元口贸易顺差继续影响人民币升值径)同比增速从9月的13.2%回落至10月的4.7%,10月进口额较9月下降240.2亿美元达1,787.4亿美元。 根据我们的报告《10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非制造业接棒制造业推动经济持续复苏》,制造业企稳导致相关原材料进口增浦银国际速从高位回落。 10月石油进口量同比下降6.5%,钢材、10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机床、集成电路的进口量同比增速略有下降,分别为88.5%、62.1%、18.0%。 此外,10月农产品进口有所回暖,其中肉类进口同比维持较高增速(52.2贸易顺差继续影响人民币升值%),预计对食品通胀带来下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