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银行业:如何看待此次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211109

《天风证券-银行业:如何看待此次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21110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银行业:如何看待此次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21110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推出节奏在预期内早在今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10月15日人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就碳减排支持工具创设进展做出回应,提出更多细节。 标志着碳排放工具即将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此次正式公告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进展在预期之内。 结构调整的意义更大此次并未提及贷款资金规模,简单按照此前市场预期1万亿元的规模和60%的再贷款比例进行测算,在不考虑货币派生下,撬动资金量约为2.7万亿元。 在银行贷款额度受管控及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普遍紧缺的前提下,碳减排工具应该更多地看作是一种贷款内部结构的调节机制,而不完全是总量工具。 目的是鼓励更多贷款投向碳减排领域和绿色金融领域。 利率预计小幅下降绿色贷款的价格和一般的对公贷款定价差别不大,而且因为主要投向基建相关项目,定价较平均利率还略低,已经接近LPR水平。 如果新工具以LPR价格投放贷款,那么对总体贷款的价格影响较小。 主要变化在于压降部分中型企业过高的贷款价格,以及给予银行更多的低成本负债资金。 以老16家上市银行为例,我们测算最多可以调低个体项目贷款利率达1.35个百分点。 预计会新设评价指标2021年Q3末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加4万亿元,而人民币对公贷款同比增量也才12万亿元。 绿色贷款可能还需要更加精准的投放。 此次政策创新性地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要求金融机构在获得碳排放支持工具后,要按季度披露相关贷款明细,此外还要披露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 可以看出,确保贷款用途落实到位可能是实施政策的关键问题。 未来贷款对应的碳减排数量可能成为银行行为监管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甚至可能会加入到绿色金融的评价方案之中,进一步推动银行的资产结构向绿色领域倾斜。 继续推荐受益财富管理转型的优质个股此次碳排放工具的推出直接有利于负债成本较高、资产结构转型较快的银行,如平安银行等股份行。 稳社融、宽信用的趋势短期有利于平抑银行的信用风险,长期继续有利于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 明年流动性边际修复或带来银行非息业务新一轮的发展机会。 我们继续推荐零售转型相关标的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江苏银行和杭州银行。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疲弱,信用风险波动,政策出台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