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银国际-科技行业:中国人工智能,前景乐观-211104

《建银国际-科技行业:中国人工智能,前景乐观-21110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银国际-科技行业:中国人工智能,前景乐观-211104(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三季度业绩差异有别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物联网需求旺盛供应链紧缩将持续科大讯飞是人工智能行业首选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加速。 虽然宏观环境疲软,但我们预计在政府对数字经济推动、各行业对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加速使用的推进下,中国人工智能公司的增长势头仍将在2021年4季度和2021年保持强劲。 然而,供应链紧张和海外市场物流瓶颈将持续至2022年中期,短期内令利润率承压。 投资者可继续选择供应链上议价能力强、融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科大讯飞以其在语音和语义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对智慧教育垂直领域的高覆盖以及最小的来自海外市场的贡献,是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首选。 2021年三季度业绩分化;四季度展表现差异有别。 我们覆盖的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在2021年三季度的表现各不相同。 由于“双减”政策,专注于语音和语义人工智能的公司在对智能教育旺盛需求的支持下取得了高于预期的业绩,我们预计这一强劲势头将在短至中期内持续。 主要从事视觉人工智能的公司报告了符合预期的收入,但由于供应链短缺和海外运费飙升挤压利润率–我们预期这一趋势2022年中期才会逆转,利润仅实现弱至符合预期。 旺盛企业需求缓和公共部门疲软。 除大华股份增长势头加速外,人工智能公司在2021年三季度录得22-55%收入同比增长,因基数效应的淡化,慢于2021年二季度的同比32-34%。 在国内市场,在企业加速数字化和物联网转型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和生产力的推动下,2B板块保持强劲增长。 另一方面,公共部门的需求尚未出现复苏迹象,而政府支出与宏观环境高度相关。 海外市场方面,需求已经从疫情中逐渐回升。 扩展垂直领域和“硬件+软件”集成是早期趋势。 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正处于高峰时期。 各规模、各行业企业都在加快采用人工智能。 为了抓住这一飞速增长的需求,人工智能公司正将其解决方案产品从较早的安全和金融领域扩展到新兴的教育,医疗保健和汽车等垂直领域。 科大讯飞和海康威视等传统企业,在传统业务硬件组件方面尤其强大。 也就是说,他们正在加强软件能力和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以利用第三方资源来推出更多的场景应用。 通过提供“硬件+软件”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够将自己与更多只是软件产品的外国公司区分开来。 我们相信这些趋势是可持续的,将促进市场份额的增长、维持强劲的增长,并且经过时间将提高盈利质量。 供应链紧张和物流瓶颈将持续。 由于中国电力供应趋紧,供应链紧张的情况已从芯片组扩展到其他原材料。 因此,公司补充更多库存,导致营运资金紧张。 同时,物流瓶颈已经导致货运成本飙升或运输至海外市场的延迟。 我们预计供应链紧张和物流瓶颈将持续至2022年中期。 我们预计短期内利润率仍将承压,但对具有较强议价能力以确保原材料以及将成本转嫁给客户的领先企业的压力较小。 在2021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大华/海康威视/科大讯飞总销售额的42%/28%/1%。 振兴融资渠道,繁荣本土人工智能产业。 在数字经济被确定为国家未来十年的主要增长动力、自给自足作为国家首要议程的前提下,国家已经加倍人工智能和其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行业的资金和支持政策。 传统玩家正在计划新业务单独上市以释放价值(如海康威视的智能家居、科大讯飞的智能医疗、大华股份的电动车)。 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新玩家正在为资本市场亮相做准备。 风险:(1)中国经济急剧放缓;(2)供应链和物流中断的延长;(3)隐私和数据保护法规的进一步收紧;以及(4)流动性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