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中控技术-688777-新股定价报告:进击的工控系统巨头-201125

《光大证券-中控技术-688777-新股定价报告:进击的工控系统巨头-201125(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中控技术-688777-新股定价报告:进击的工控系统巨头-201125(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内工业控制系统龙头∶公司成立于1999年,一直深耕于流程工业领域,以集散控制系统(DCS)起步,从工业3.0到‘‘工业3.0+4.0 -,由工业自动化产品供应商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于流程工业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截至目前公司DCS、sISMES和APC等多款产品市场份额领先,整体份额排名靠前,是国内工控系统龙头厂商。公司营收从2016年的14.8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5.37亿元,4年复合增长率19.57%;归母净利润从2016年的0.51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66亿元,4年复合增长率92.72%,业绩稳健增长。
行业稳健增长,智能化和国产化是未来发展趋势:受益于工业自动化系统降本增效的效果和人力成本不断提升二力的合力作用下,近年来工业自动化市场稳健增长,2019年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1,865亿元,预计20-25年还将保持3-6%左右的增速。市场参与者众多,经营规模、经营效益呈现为“金字塔"状分布,极少量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共同构成金字塔的上部。受益于政策推动和技术驱动,国产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技术实力领先――公司多次突破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承担了众多化工、石化等行业的控制系统首台套应用任务,多次参与制定国际和国家标准。持续的产品开发能力――公司从DCS起步,之后又相继推出SIS、MES和自动化仪表等等多款自动化产品,并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应。
公司长期增长驱动力(政策+产品+市场)∶政策方面:智能制造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国家政策多次强调国产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性,并多次推行试点,预计国内技术领先的公司有望受益于政策推动。产品方面:具备持续的新产品研发和老产品升级换代的能力(如07年之后推出的自动化仪表和工业软件以及15年之后推出SIS和网络化混合控制系统等产品),这将长期成为公司增长点。市场方面:在成熟产品(如DCS等)在优势领域已经覆盖率较高了之后,公司相继推出适用于其他行业的产品来加大非优势领域的拓展,这将为公司成熟产品带来新的增长点。此外,客户采购越来越倾向于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作为行业少有的产品线比较全且品牌效应明显的行业龙头,在整体解决方案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在上述因素推动下,公司有望保持长期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看好公司作为工控系统龙头受益政策、市场和产品三轮驱动发展,预计公司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11、5.16和6.53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841.05和1.33元/股。综合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两种方法,我们给予公司合理估值区间为43.35至48.92元/股,
风险提示U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的风险、产业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市场整体的系统性风险和次新股股价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