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证券-策略专题:新三板《转板上市办法》征求意见稿五大看点及未来政策展望-201128

《粤开证券-策略专题:新三板《转板上市办法》征求意见稿五大看点及未来政策展望-201128(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开证券-策略专题:新三板《转板上市办法》征求意见稿五大看点及未来政策展望-201128(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详解《转板上市办法》征求意见稿五大要点11月27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就新三板《转板上市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11日。 转板制度作为此次新三板深改政策的核心之一,充分发挥新三板市场承上启下的作用。 此次沪深交易所就《转板上市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具体实施细则与路径,无论对于市场还是企业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就市场而言,对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新三板对于企业及投资者的吸引力,从而提升流动性;对企业而言,为优质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拓宽了融资渠道及发展空间,使新三板更好的发挥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的优势。 具体来看,《转板上市办法》征求意见稿主要有以下五大要点:(一)基本条件:精选层连续挂牌一年以上。 对于转板公司的范围界定,沪、深交易所均要求转板公司应当在精选层连续挂牌一年以上,且最近一年内不存在全国股转公司规定的应当调出精选层的情形。 第一批新三板精选层公司于2020年7月27日上市交易,因此最快一批精选层公司可以于明年7月底申请转板。 截止11月27日,共有36家精选层挂牌公司,按证监会行业分类制造业企业所占比重最大,占比约70%。 (二)核心条件:明确“5+2”转板上市条件,量化参考指标。 新三板挂牌公司申请转板上市,应符合5项基本+2项新三板要求,预计市值按照转板公司向提交转板上市申请日前20、60、120个交易日(不包括股票停牌日)收盘市值算术平均值的孰低值为准。 2项新三板要求包括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连续60个交易日的股票累计成交量不低于1000万股。 (三)“3+3”变为“2+2”,审核周期缩短。 在新三板转板上市审核周期由“3+3”缩短至“2+2”,即沪、深交易所自受理申请文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是否同意转板上市的决定,转板公司及其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回复审核问询的时间总计不超过2个月。 新三板公司在进入精选层之前已经完成了公开发行,转板上市属于股票交易场所的变更,不需要再进行公开发行,依法无需证监会核准或注册,由沪深交易所依据上市规则进行审核并作出决定,简化了审核流程,有助于转板上市速度的提升。 (四)对保荐要求进一步明确。 根据《指导意见》,转板挂牌公司按交易所规定聘请证券公司担任上市保荐人,保荐要求和程序可以适当调整完善。 在《转板上市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进一步明确了保荐要求,并对持续督导期限进行了规定。 (五)保证监管有效衔接。 《转板上市办法》征求意见稿对转板上市后的限售、减持、定价、交易权限均作出规定,转板后首日开盘价参考精选层最后一个有成交交易日的收盘价;转板后股东买入转板公司股票需开通转入板块交易权限,有助于保障转板上市衔接,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权益。 (详细沪、深交易所《转板上市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比请参考正文图表1)2020年新三板政策回顾及未来展望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加快新三板改革的政策方向。 2020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行,全国股转公司新三板深改提速。 新三板深改以来,合格投资者数量激增,8月末合格投资者数量已超过160万,较改革启动前增长超过100万;市场流动性显著提升,2020年7月新三板市场成交额超过200亿元,创下2018年2月份以来新高,新三板月成交额重回百亿时代。 新三板深化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就流动性还是估值水平而言,新三板与A股市场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深化改革的推进,为新三板市场注入资金活水,能够直接带来新三板市场的活跃度及估值提升,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新三板深改以来主要政策与事件回顾请参考正文图表3)新三板市场充分发挥苗圃功能,不断为A股市场贡献新鲜血液。 根据万得数据统计,截止2020年11月27日,累计有19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成功登陆A股。 其中2020年以来就有94家(按上市日期统计),占A股IPO企业数量比重超过27%,是A股上市企业的重要来源,同时这对于进一步打开优质中小企业成长空间、更好发挥新三板承上启下功能、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一环,为挂牌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诸多便利。 根据万得数据统计,2015年至今新三板企业累计实施定向增发7285次,涉及6334家企业,累计募集资金3157亿元。 虽然募资规模有逐年下降趋势,但随着精选层公开发行以及转板制度推出,新三板赚钱效应有望再度体现,定增募资金额预计将逐步回升。 而且从定增实施企业数量来看,截止今年11月27日实施定增企业516家,已超过去年全年,也说明新三板定增市场在逐步回暖。 未来新三板市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如优化投资者适当性规则,引导更多合格投资者参与新三板交易,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鼓励优质企业转板,发挥好新三板承上启下的作用,产生赚钱效应引发良性循环;完善差异化管理制度,激励企业提升治理水平,吸引增量资金入场;进一步完善精选层交易机制,推出再融资、可转债等交易方式。 从近期政策趋势热点来看,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期间一项重要任务,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金融体系强化支持实体经济。 我们认为,“十四五”规划有望释放经济和改革方面的中长期利好,包括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方面的利好,有利于新三板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新三板市场未来长期向好发展可期。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外围环境超预期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