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固定收益专题研究:央行资产负债表、M2和货币乘数有什么联系?-201128

《浙商证券-固定收益专题研究:央行资产负债表、M2和货币乘数有什么联系?-201128(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固定收益专题研究:央行资产负债表、M2和货币乘数有什么联系?-201128(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导论近日央行发布2020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报告中指出,广义货币M2增长与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础货币之间并无固定关联。 广义货币创造的直接主体是商业银行而非央行,现实中的广义货币M2由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等信用扩张创造而来,是由商业银行自主实现的,央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为商业银行货币创造提供支持和约束,但不是货币创造的主体。 那么央行资产负债表、M2和货币乘数之间有何关系?为何央行不是货币创造的主体?本篇报告根据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专栏内容,通过几个小案例简明地讲解货币创造过程与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的关系。 研报要点正确理解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与货币供应之间的关系根据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专栏1:《正确理解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与货币供应的关系》中的观点:一句话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M2和货币乘数没有必然逻辑关系,货币乘数是根据M2和基础货币的数量倒算出来的,货币乘数不是一个恒定关系。 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为商业银行货币创造提供支持和约束,商业银行贷款创造存款货币时,要根据央行的要求将数量上等同于新增存款货币一定比例的超额存款准备金转存为法定存款准备金,但中央银行并不是货币创造的主体。 最后总结:央行不是货币创造主体,商业银行才是。 通过三个简明小案例理解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过程案例一详细说明了央行发行货币如何通过商业银行派生广义存款,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可以为银行间提供流动性支持;案例二说明了央行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引发商业银行自身扩表使得货币供给增多,这个过程与央行资产负债表无必然联系,如果商业银行用多出来的超储偿还央行再贷款,可能还会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 2020年以来,央行主要运用降准和再贷款工具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缩表的降准和扩表的再贷款两者存在相互抵消作用,在央行资产负债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社融与M2增速仍高于2019年。 与世界其他国家利率工具匮乏、只能通过扩表刺激经济相比,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丰富,传导顺畅,央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是适度的。 案例三说明同业拆借和购买理财不会创造广义货币,但是导致商业银行间的准备金转移。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稳宏观杠杆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