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纳微科技-688690-2021年三季报点评:季度收入加速增长,规模化效益下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11110

上传日期:2021-11-10 17:22:32 / 研报作者:陈竹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纳微科技-688690-2021年三季报点评:季度收入加速增长,规模化效益下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11110.pdf
大小:26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纳微科技-688690-2021年三季报点评:季度收入加速增长,规模化效益下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11110

中信证券-纳微科技-688690-2021年三季报点评:季度收入加速增长,规模化效益下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11110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纳微科技-688690-2021年三季报点评:季度收入加速增长,规模化效益下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1111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纳微科技-688690-2021年三季报点评:季度收入加速增长,规模化效益下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1111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是全球一流、国内领先的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供应商,产品已经实现对生物制药市场商业化阶段项目的批量供应。

伴随国内生物医药市场快速扩容,国内医药产业升级和核心生产耗材国产化替代的发展趋势带来历史性契机,公司有望凭借在纳米微球精准制备底层技术十五年的深厚积累,实现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幅提升;看好公司远期成为在生物医药/平板显示/体外诊断等多领域引领全球市场的纳米微球供应商。

综上,给予目标价104元(对应2022年173倍PE),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强劲增长,单Q3季度收入、利润创历史新高。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同比增长120.76%(业绩预告同比增长107.33%至126.89%);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91.71%(业绩预告同比增长173.33%至198.64%),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220.06%(业绩预告同比增长200.49%至230.31%)。

其中,公司单Q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135.17%;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增长220.51%,单季度收入、利润创历史新高,实现加速增长。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整体实现快速成长,我们认为,一方面系随着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快速发展,对性能优异、供应稳定、价格合理的国产分离纯化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需求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是公司依托纳米微球底层制备技术创新优势,已积累形成较齐全的产品种类和丰富的客户基础,其中大分子生物药物用亲和层析介质、离子交换层析介质和检测分析用色谱柱等产品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大幅度快速增长。

▍规模化效应显著增强,短期业绩高增长确定性高。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81.51%,相比去年同期下降0.56pct,我们判断和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临床后期/商业化阶段收入占比提升有关;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40.83%,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10.45pcts;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收入的快速增长,规模化效应显著增强,公司各项期间费用率明显减少——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34%/10.38%/12.54%/-0.89%,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变化-2.75/-4.68/-5.88/+0.11pcts(整体减少13.20pcts)。

此外,结合公司报告期内多项财务指标大幅提升,我们认为提示了公司短期业绩高增长确定性高——报告期末,公司存货8899万元,相比期初增长68.54%,相比去年同期期末增长80.17%;预付款项669万元,相比期初增长181.09%,相比去年同期期末增长181.93%。

▍底层技术沉淀为轴,多领域拓展料将打开公司中长期成长空间。

公司研发持续高投入,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投入合计3538.60万元,同比增长50.27%;其中Q3发生研发费用投入1559.51万元,同比增长74.28%,除公司重视研发持续加大投入外,委外合作研发投入也有明显增加。

公司具备较为深厚的微球精准制备底层技术积累,有望凭借此优势实现相关领域的拓展,持续提升自身的成长空间和天花板——公司目前规划了较多在研项目,其中除了色谱填料和色谱柱以及平板显示行业外,还有部分例如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及服务等方面的布局:平板显示领域:公司平板显示用黑色聚合物微球已进入客户端的技术参数、稳定性和适用性验证;体外诊断领域:核酸提取的氧化硅磁性微球已经稳定量产,并导入市场;化学发光用磁珠、乳胶微球、荧光微球等产品逐步转向量产,并在国内多家诊断试剂厂商开展验证测试工作。

此外,随着生物医药产品从传统蛋白疫苗、单抗不断向mRNA疫苗、双抗、多抗、核酸药物等新模式创新药物的快速发展,与此相对应的新的高性能纯化介质的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长,预计也将进一步打开公司远期市场空间。

▍风险因素。

生物医药市场拓展风险;产品价格下降风险;新产品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

▍投资建议。

公司是全球一流、国内领先的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供应商,产品已经实现对生物制药市场商业化阶段项目的批量供应。

伴随国内生物医药市场快速扩容,国内医药产业升级和核心生产耗材国产化替代的发展趋势带来历史性契机,公司有望凭借在纳米微球精准制备底层技术十五年的深厚积累,实现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幅提升;看好公司远期成为在生物医药/平板显示/体外诊断等多领域引领全球市场的纳米微球供应商。

综上,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EPS预测为0.39/0.60/0.89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204x/130x/88x,维持目标价104元(对应2022年173倍PE),维持“增持”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