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医药生物主题指数基金研究:关注供需双轮驱动下行业成长空间-211110

《国金证券-医药生物主题指数基金研究:关注供需双轮驱动下行业成长空间-211110(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医药生物主题指数基金研究:关注供需双轮驱动下行业成长空间-211110(31页).pdf(3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在供给侧改革顶层设计政策的引导下,医药产业行业完成了由单一走向多元的转化,眼下医药行业正在经历精细化创新的发展阶段,新产品陆续推出、国产替代步伐日益加速,同时消费升级不断带来新的需求释放,可选需求与刚性需求形成共振,供需端良性变化共同促进医药行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也创造了产业细分领域持续扩容的时代机遇,未来医药行业中“硬科技+新消费”等高景气板块中长期依旧具备相对确定的成长属性。 医药生物板块具备很好的防御属性,同时作为成长性行业,在市场上涨时具备一定的收益弹性,特别是在流动性充裕的阶段亦不乏进攻优势,其中综合医疗类和生物科技类指数相较于综合医药类指数而言,业绩弹性更大。 本文将聚焦股票被动指数型基金所跟踪的医药生物主题指数,从多维度对各个指数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此让读者对该领域主题指数基金有更深入的了解。 综合医药类指数特征:截至三季末,市场共计16只综合医药类指数基金,合计规模107.74亿元,所跟踪的综合医药类指数共11只,其中跟踪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基金规模最大(合计42.35亿元)。 综合医药类指数在化学制药及中药等制药板块配置比例较高,同时在医疗服务和生物制品领域也有分布,相对均衡。 这11只指数整体市值风格呈大中盘特点,盈利状况良好,近期PE(TTM)大多处于基日以来中位附近,个别指数处于底部区域,整体估值安全性较高。 指数差异性方面,中证800医药、上证医药、医药100以及细分医药指数在化学制药及中药板块配置比例均超过40%,对于制药领域更加侧重。 全指医药指数包含269只成分股,覆盖范围最广,医药健康100、医药生物和医药100指数紧随其后。 平均总市值最大的300医药、细分医药指数行业相对集中、成分股权重相对集中、且成分股数量较少,聚焦行业龙头特点相对其它指数而言更加明显。 医药50、国证医药、医药健康100、300医药过往中长期风险收益特征更优。 综合医疗类指数特征:截至三季末,市场共计14只综合医疗类指数基金,合计规模152.99亿元,所跟踪的综合医疗类指数共6只,其中跟踪中证医疗指数的基金规模最大(合计116.53亿元)。 综合医疗类指数主要侧重分布于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疗商业等领域,这6只指数整体市值风格呈大中盘特点,盈利状况良好,近年来ROE上升趋势明显,近期PE(TTM)大多处于基日以来底部区域附近,整体估值水平均处于安全区间。 各个指数成分股数量均不超过70只,数量有限,行业分布相对集中。 指数差异性方面,CS精准医、CS医药创新均衡分布于器械和服务板块,同时在生物制品和化学制药板块也有一定比例配置,在全部6只综合医疗类指数中更偏均衡特征,中证医疗、中证全指医疗保健更加侧重器械和服务两大板块,医疗器械指数纯度最高,CS互医疗指数医疗信息化、智能化属性最强。 CS医药创新、中证医疗、中证全指医疗保健指数过往中长期风险收益特征较优。 生物科技类指数特征:截至三季末,市场共计12只生物科技类指数基金,合计规模216.18亿元,所跟踪的生物科技类指数共4只,其中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的基金规模最大(合计127.74亿元)。 生物科技类指数主要侧重分布于生物制品领域,并涉及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这4只指数整体市值风格呈大中盘特点,盈利状况良好,近期PE(TTM)均处于基日以来中位下方,整体估值水平均处于安全区间。 各个指数成分股数量大致在30-60只之间,数量有限,行业及成分股分布相对集中。 指数差异性方面,生物医药指数、中证生科指数在生物制品板块成分股权重合计40%的同时,在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板块也分别有20%的权重分布,在全部4只生物科技类指数中相对均衡。 CSWD生科指数侧重生物制品和医疗服务板块,CS生医指数侧重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板块。 平均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中证生科指数行业及成分股集中度较高、成分股数量较少,其布局行业龙头的特征相对比较明显,且过往中长期风险收益特征较优。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反复、经济复苏不达预期、货币政策退出过快等带来的股票市场大幅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