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银国际-电气设备行业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五:HJT,设备国产化捷报频传-201209

上传日期:2020-12-09 15:42:33 / 研报作者:沈成2017年新能源最佳分析师第3名
李可伦2022年电力设备最佳分析师第1名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中银国际-电气设备行业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五:HJT,设备国产化捷报频传-201209.pdf
大小:56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银国际-电气设备行业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五:HJT,设备国产化捷报频传-201209

中银国际-电气设备行业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五:HJT,设备国产化捷报频传-201209
文本预览:

《中银国际-电气设备行业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五:HJT,设备国产化捷报频传-20120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电气设备行业光伏异质结电池系列报告之五:HJT,设备国产化捷报频传-20120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HJT电池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路径明确,目前设备国产化快速推进,整线投资额已下降至4.5亿元/GW,已布局并取得显著进展的设备龙头企业有望享受产业化初期较高的订单弹性。

迈为股份召开HJT产品发布会:根据光伏第三方机构Solarzoom报道,近日上市公司迈为股份召开HJT2.0产品发布会,HJT产业链各环节的行业技术专家与相关厂商出席会议。

会议提出,“HJT技术作为未来10年的平台型技术成为业界共识”。

HJT量产转换效率向25%迈进:中科院太阳能电池技术研究部主任王文静在会议上指出,目前HJT技术的转换效率已经可以做到24%,开始向25%的量产效率进发,明年HJT电池效率有望达到24.5%。

后续HJT技术需要从优化退火、多层膜、精细界面钝化技术、能带匹配等方面入手提效,同时PECVD未来会趋向多层膜制备,且要在硅料、硅片和组件等各环节建立符合HJT技术及产品的产业生态。

HJT产线投资成本下降至4.5亿元/GW:会议指出,近年迈为股份研制了大产能CVD、PVD,实现了HJT整线设备国产化,打通了整线工艺,降低了HJT产能的CAPEX。

过去2年,迈为股份HJT设备产能提升了3倍,GW级设备投资成本下降了50%,推动HJT产线设备投资额进入4.5亿元/GW左右的新阶段。

迈为股份HJT设备进入2.0时代:迈为股份新推出的HJT2.0整线设备结合后续HJT大片化、薄片化、半片化的降本路径,在清洗制绒环节实现了设备国产化,在关键的PECVD和PVD环节完成了产能提升,在印刷环节实现了8轨平铺,而且整线自动化良品率大为提升,最终实现整线自制率达到95%。

同时,迈为股份进一步加大多主栅、银包铜等能大幅降低银耗并提升组件效率的新型组件技术研发,并开始研制钙钛矿叠层技术,进而开发30%以上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整线设备。

捷佳伟创PECVD整备出厂交付:近日,捷佳伟创板式PECVD5500整备交付客户,同时下一代大产能同步进入设计,将实现产能基本翻番。

根据公司官微信息,PECVD5500载片板采用M6硅片10×10布局,基础型号通过减配腔体和增配串联腔体,可以实现多种产能选择。

投资建议:HJT电池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路径明确,目前设备国产化快速推进,整线投资额已下降至4.5亿元/GW,已布局并取得显著进展的设备龙头企业有望享受产业化初期较高的订单弹性,电池片企业则优先受益于技术迭代初期的超额收益。

HJT电池设备方面推荐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建议关注金辰股份;HJT电池片制造方面推荐通威股份、东方日升;同时建议关注辅材相关企业苏州固锝、帝科股份等。

风险提示:HJT电池效率进步与降本速度不达预期;设备与辅材降本进度不达预期;单晶PERC电池效率竞争力超预期;光伏政策风险;新冠疫情影响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