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黑色中国行系列4(辽宁篇):从东北调研看冬储期钢价运行逻辑-201210

《中信期货-黑色中国行系列4(辽宁篇):从东北调研看冬储期钢价运行逻辑-201210(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期货-黑色中国行系列4(辽宁篇):从东北调研看冬储期钢价运行逻辑-201210(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年后需求预期仍乐观,但“冬储”尚未明显放量。 调研对象普遍对春节之后的需求较为乐观,但目前东北地区的建材冬储量相较于往年同期低30%-40%。 主要因为1)钢企将部分建材铁水资源转产卷板,导致建材产量实质性下降;2)当前周边销售较好延缓了“冬储”节奏,产量下降叠加周边需求延续;3)由于原料端坚挺推升炼钢成本,相应的冬储政策优惠力度有限。 冬储不理想或导致后期厂库累积压力进一步增强。 北材南下减量,区域间存在分化。 建材的“北材南下”有明显的减量。 究其原因:1)当地供需格局偏紧,东北螺纹库存维持低位,南北价差较往年同期偏低,导致南下动力减弱;2)由于华北和山东前期需求尚可,分流了部分南下资源。 但南下的北材资源向华东地区倾斜,且华北建材已经提前转入累库阶段,后期对东北材的承接能力将有所减弱,预计未来的南下资源仍将以华东为主要目的地,华东现货将继续承压。 原料端持续偏紧,钢价成本支撑坚挺。 高价下,被调研钢厂铁矿低库存运行成为常态化,部分钢企表示目前成材利润尚可,且库存可用天数低于正常水平,有小幅补库预期。 澳煤替代成本较高,短期缺口可以由山西煤补上,但长期难以完全替代,一方面澳煤性价比高,另一方面重新配煤所需资金和时间成本均较高。 整体看,原料端供需持续偏紧,一方面抑制钢材现货下跌幅度,另一方面夯实钢材远月合约的成本支撑。 对明年需求预期较好,出口端尚有增量。 被调研对象对明年需求预期较为乐观,认为相对强劲的终端需求可延续至明年上半年。 东南亚和南美阶段性集中补库需求带动卷板出口进一步走强。 韩国、越南出口快速恢复,间接反映欧美需求的复苏,钢材的直接明年上半年或仍将有一定增量,但须警惕远期卷板类间接出口转弱的隐忧。 风险因素:疫情导致城市工人提前返乡,需求提前超季节性下行(下行风险)。